反正都是汉人当皇帝,换谁不都一样。
北方的百姓,别说反抗了,心里都盼着叛军赶紧攻城呢,抢了大户的,再给他们分地分粮。
沂城的老百姓,趁着黑灯瞎火敲了门军黑棍,偷偷打开城门放叛军进来。
河东叛军攻破京城还不到半年时间,就打下大半个中原,剑指徐州了。
再说徐州这地方,出了名的能闹腾。
自古以来发生过几十次大规模作战,几百场中大型战役。
淮海地区民风彪悍,凶桀好斗,出过不少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
如果旱灾延绵至徐州,恐怕第一个起义反抗燕廷的就不是河东了。
眼下,徐州人民吃喝不愁,再加上江南世族的大力推崇,自觉充当抵挡叛军的主力。
徐州是第一道防线,扬州则是第二道防线。
一旦叛军攻破徐州,拿下扬州,什么时候攻破应天就看叛军脚程的快慢了。
叛军打不动徐州,新帝稳坐应天。
由于出逃时太过恐慌,来不及带上太子妃和一众妃嫔。
无人相伴,难免孤寂。
打着开枝散叶的旗号,新帝开启了选秀模式。
江浙,两湖,两广等地的官员纷纷响应。
二老爷再次来信,他膝下无女,准备把侄女的名字报上去。
两者择其一,让三老爷尽快拿定主意,送一人前往应天参加廷选。
三老爷把信啪的一声拍在了书案上,忿忿道:“二哥是疯了吗,宫门深深,住着吃人的猛兽,我怎么能把闺女送到那种地方。”
老太太捻着佛珠,虎着脸说:“尽说些大逆不道的话,这些年,要不是你两个哥哥撑着门户,你哪来的逍遥快活。”
三老爷沉着脸不说话,老太太又道:“老大虽是为国捐躯,但人走茶凉,老二独木难支,你得体谅他的不容易。”
新帝如今已四十有五,齐国公只把他从京城带了出来。
妃嫔和子嗣,全落到了叛军手里,一个存活的都没有。
他和十几个兄弟如火如荼的斗了二三十年,倒不是他有多聪明,而是生的好。
权倾朝野,手握重兵的齐国公正是他的亲舅舅。
齐国公的势力都在南边,皇帝老儿一而再再而三的命他从南方调兵支援北方。
都被他以各种理由糊弄了过去,当时那个节骨眼儿,他根本不怕和皇帝老儿翻脸。
他保存实力,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回到大本营,自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