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转了转脑筋,想通了其中门道:“名额是车间主任拟定的,沈主任通过帮咱家卖工作落了人情,这是还咱们呢!”
秋萍点点头:“那这么一说,沈主任这人还挺厚道。”
元元和平平直勾勾盯着排骨流口水,国栋不受其诱惑,他认为自己是大人了,要和二姐一样帮大姐商议大事。
国栋摇头晃脑的跟在两个姐姐屁股后头发表意见:“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失业青年,要么托关系打点散工,要么打游击似的卖点针头线脑,进厂的机会多难得啊,家家户户都把工作攥在手里,谁舍得卖啊......”
秋萍不等他说完就狠狠剜了他一眼:“是啊,谁像你一样啊,连祖上传下来的工作都舍得卖。”
国栋立马缩了脖子,唯唯诺诺的说:“大姐,卖都卖了,就别提这茬了行吗,眼下咱姐弟几个吃得饱穿得暖比啥都重要。”
陈嘉不想秋萍纠结卖工作的事,开口道:“还是说说沈主任的事吧。”
见秋萍一脸疑惑,她组织了下语言问道:“沈主任帮了咱家这么大忙,大姐,你准备怎么做?”
没等秋萍答话,国栋忍不住问了:“二姐,沈主任这哪是帮忙,她这不是还人情吗,还是拿厂子的东西还人情,又不是从她腰包里掏出来的,咱家没必要上赶着谢她吧?”
陈嘉也忍不住瞪他一眼,无知小儿!
国栋犯的错误和她生前某个同事一模一样,觉得反正都是公家的,和经手办事的领导没关系,犯不着傻傻的出血。
落在领导眼里,这就是不懂感恩的人,一锤子买卖就完了,下回有好事压根不会再想着你。
秋萍没经历过这事,心里直打鼓,试探着问:“二妹,你说我该怎么做?”
陈嘉说:“大姐,卖这个工作,沈主任肯定落到好处了,但人家给的价儿不低,咱家没损失一分钱,年底还得了这么大便宜,于情于理,该上门感谢一番。”
一向爽利的秋萍面色尴尬:“那我咋谢啊?掂点东西?谢谢沈主任将我评为贫困职工......”
“大姐。”陈嘉截断她的话:“你见了沈主任千万别提这事,跟别人也别透露半个字,省的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秋萍无助的看向自家二妹,二妹打小就学习好,姥爷说会读书的人长了颗七窍玲珑心。
现在看来,姥爷说的没错,二妹是有大智慧的,秋萍想这是自己亲妹妹,没啥不能开口问的,就大胆的问咋办。
陈嘉事无巨细的教导她一番,除了要去沈主任家送礼,秋萍师傅那里也要去。
不能依着往日陈母的情分理直气壮的享受人家的照顾。
秋萍做事麻利,但上门送礼还是头一回,手足无措又有些回避的心情,陈嘉能理解她。
她头一回送礼也这样,扭扭捏捏的又紧张,内心抵触抗拒。
在父母不厌其烦的督促鼓励下,才迈出了第一步。
父母说,做人要知恩图报,小恩大报,大恩特报,别人帮你一寸,你要还别人一尺。
还说,经营人情世故既要面子也要里子,就像种一棵树,树木枝繁叶茂层林叠翠,树根千丝万缕盘根错节,两者兼具方能在狂风暴雨中屹立不倒。
她小时候认为父母是全天下最忙碌,精力最旺盛,体力最充沛的创业者,从早干到晚,每天只睡四个钟头依旧精神抖擞。
他们在百忙之中为她传道授业,鲜少参与她的学习和生活。
曾经有一位叔叔在饭桌上问父亲,你们家老二上几年级了?父亲打量了她半天说了句:应该上五年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