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家族课堂设在基金会的扶贫基地,十岁的沈念辰正拿着平板电脑,给农户们讲解电商直播的流量算法。"大家看,这个时段上线的人最多,我们要把核桃的采摘过程拍得更生动......"他语速飞快,条理清晰,像模像样的架势逗得农户们直笑。
不远处的田埂上,八岁的林思语正蹲在画板前,认真地画着夕阳下的稻田。"思语妹妹,你画的稻草人好像在笑哦。"一个扎着辫子的小女孩凑过来看,她是基地负责人的女儿,名叫小花。
"因为它看到稻谷长得好呀。"思语把蜡笔分给她,"等画好了,我们寄给青山村的小雅姐姐好不好?"
林悦站在仓库门口,看着两个孩子截然不同的身影,忽然想起沈逸辰常说的话:"最好的教育,是让他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在看什么呢?"沈逸辰走过来,递给她一瓶温水,"刚才念辰跟我讨论供应链优化方案,居然提到了区块链技术,不知道从哪里学的。"
"还不是你把财经杂志放在他床头。"林悦白了他一眼,嘴角却藏不住笑意,"不过他刚才教农户直播时,特意把'打赏'功能关了,说不能让大家觉得我们在乞讨,这点倒像你。"
沈逸辰笑了:"上周带他去参加一个慈善晚宴,有人当着他的面说'做慈善就是为了名声',这小子当场就怼回去了,说'我爸爸妈妈帮人建学校,从来没登过报纸'。"
林悦愣了一下,随即眼眶发热。她一直担心,优渥的生活会不会让孩子们变得骄纵,现在才明白,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早已刻进了他们的骨子里。
傍晚的总结会上,念辰拿着小本子做记录,忽然举手:"爸爸,我觉得物流成本还能再降15%,我们可以跟附近的果园合作,拼车运输。"
沈逸辰挑眉:"说说你的具体方案。"
"我查了附近五个村子的收获期,刚好错开......"念辰有条有理地分析起来,连几个经验丰富的物流专员都频频点头。
轮到思语发言时,她把画举起来:"我想在每个图书馆里设一个'梦想角',让小朋友们把想做的事画下来,我们帮他们实现。"
"这个主意太棒了!"林悦立刻支持,"下周我们就去采购画纸和彩笔。"
回程的路上,念辰靠在车窗上看商业案例,思语则在给小花写回信。林悦忽然想起一件事:"对了,下周末爷爷八十大寿,你们准备了什么礼物?"
"我做了一份集团未来五年的发展预测报告。"念辰头也不抬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