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城的雨连下了三日,终于在清晨撕开一道光亮。林悦站在林氏集团顶楼的露台上,看着阳光穿透云层,在玻璃幕墙上折射出细碎的金斑。手机震动时,她正伸手接住一片被风吹落的白玉兰花瓣,屏幕上跳出沈逸辰的名字。
“下楼了吗?”他的声音带着清晨的微哑,背景里隐约有纸张翻动的声响。
“刚看完气象报告,今天适合开新闻发布会。”林悦转身看向电梯口,果然见沈逸辰穿着深灰色西装站在那里,身后跟着两个拎着文件箱的法务专员。他比一周前清瘦了些,但眼底的锐气却愈发清亮,像是被雨水洗过的刀刃。
“东南亚那边刚发来最新的环评报告,”沈逸辰走上前,自然地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发丝,“绿色开发基金的额度也批下来了,林董那边……”
“我爸凌晨三点就去了公司,说要亲自盯着发布会的流程。”林悦轻笑。自从上周她向父亲林正德提出与沈氏合作的设想,这位素来严谨的商界老将竟罕见地失眠了两夜,不是担忧,而是兴奋——林氏深耕制造业多年,正急需在新能源领域找到突破口,而沈氏手里握着的东南亚稀土矿区开采权,恰是打通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沈逸辰握住她的手腕,指尖传来温热的力度:“紧张吗?”
林悦摇摇头。三个月前在检察院门口递交证据时的心跳,比此刻猛烈百倍。那时的她面对的是未知的审判,而现在,她身边站着沈逸辰,面前摊开的是两家企业共同绘制的蓝图。她抬手抚平他西装领口的褶皱:“沈总亲自坐镇,我有什么可紧张的?”
两人相视而笑时,露台的门被推开。林正德穿着笔挺的中山装走出来,身后跟着林氏的首席执行官。“逸辰来了,”林正德的目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眼底闪过一丝欣慰,随即转向沈逸辰,“矿区的生态修复方案,你确定能通过当地环保部门的审核?”
“林董放心,”沈逸辰松开林悦的手,从文件箱里抽出一份彩色图谱,“我们聘请了德国的生态评估团队,把尾矿处理技术升级了三代,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回收率能达到98%,比当地法规要求的标准还高出17个百分点。”他指着图谱上的绿色区域,“这里是规划的雨林保护区,我们会联合当地政府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站,所有数据实时公开。”
林正德接过文件,指尖在标注着“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的页面上停顿片刻:“沈氏刚经历动荡,拿出这么多资金投入环保,董事会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