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先生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思片刻:“你需要的是风险缓释工具。欧洲投资银行(EIB)或许有兴趣,但他们的审批流程严格,且更倾向于欧盟内部项目。不过,我知道一个更合适的机构——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他们近年来在加大对亚欧跨境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具有明确气候效益和区域经济拉动作用的项目。”
“气候效益?”沈逸辰捕捉到关键词。
“没错,”米勒点头,“星辰大桥设计中采用的新型低碳混凝土技术和潮汐能供电系统,恰好符合EBRD当前的绿色投资导向。但这需要一份权威的技术评估报告,以及当地政府对项目环保指标的背书。”
“政府背书没问题,”沈逸辰立刻回应,“技术评估方面,我们可以邀请国际知名的工程咨询公司如ARUP或AECOM进行复核。”
“很好,”米勒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我会帮你牵线EBRD的基础设施投资部主管,他是我的老同事。但逸辰,国际组织的担保从来不是免费的午餐,他们需要看到项目的可持续性,更需要……”他顿了顿,“一定的政治和商业层面的协调。比如,项目是否能为欧洲企业提供参与份额?”
沈逸辰心领神会。这正是跨国合作的微妙之处,利益交换往往隐藏在冠冕堂皇的条款之下。“我可以承诺,在桥面铺装、智能交通系统等非核心技术领域,开放一定比例的国际招标份额。沈氏在欧洲的供应链体系也将优先考虑当地合作伙伴。”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沈逸辰与米勒就担保方案的细节、欧洲企业参与模式、技术评估流程等问题进行了密集磋商。窗外的天色渐渐泛起鱼肚白,当视频会议结束时,沈逸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林薇及时递上一杯新煮的咖啡。
“沈总,EBRD那边有初步意向了?”林薇看着他眼中的血丝,语气带着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