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近来实在有些奇怪。既不像从前那样总在王爷身边转悠,也不像以往那般动辄发脾气哭闹,仿佛一夜之间沉静了许多。
青萍想不明白,索性摇摇头,不再深究。
室内独留洛雪一人,她开始细细地梳理自己纷乱的思绪。
王爷对凤倾城,似乎一直有些不同。当初自己不顾矜持向他剖白心迹,他可是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偏偏是在见过凤倾城后,他便同意了。
那时凤倾城究竟对他说了什么?为何她一开口,王爷就改变了主意?当时的自己只顾着欢喜,竟全然忽略了这其中蹊跷。
王爷去安阳赈灾,凤倾城随后也跟了去。也是在她去了之后,王爷才得以回京。
紧接着便是沈晓婉被指婚……她去安阳,到底所为何事?
延州之事亦是如此。王爷前脚刚走,她后脚便跟去了。尽管她对自己说是去筹措粮草,可珩王府幕僚众多,怎会独独要她一介女流担此重任?
洛雪越想,心中的疑团便越大。
从前的自己满心满眼只有情爱,对这些蛛丝马迹视而不见。如今细细想来,桩桩件件,都透着不同寻常。
凤倾城……她究竟有何目的?
这一夜,洛雪辗转反侧,几乎彻夜无眠。这些盘桓不去的疑问,搅得她心神不宁。
---
三日后·大理寺府衙
刘正投敌叛国一案,经三司协商,最终决定将公堂设在大理寺——只因一应人犯皆羁押于此,提审更为方便。
此刻堂上端坐着三位身穿绯色官袍的大员:居中乃大理寺卿段佑,左为刑部尚书韩胜,右为左都御史文彦尚。堂下两侧——黑压压地站满了前来观审的官员,气氛肃穆得连呼吸都得放轻。
堂外,老百姓里三层外三层。
寻常百姓平日哪有机会目睹三位朝廷重臣同堂审案?
消息一经传出,但凡能丢开手头活计的,都赶来想看个究竟,既为看个热闹,也想瞧瞧这位刚被追封为忠勇侯的将军,究竟是忠是奸。
当凤倾城带着陈素素(以及被谢知遥以“传递消息”为由硬塞过来的慎行)抵达时,大理寺门口几乎没有人落脚的地方。
“肃静!”惊堂木骤然拍响,满堂嘈杂瞬间停歇。
主审官大理寺卿段佑沉声道:“带犯人家属上堂!”
刘正的妻儿被带至堂前。那妇人面容憔悴,却强撑着挺直脊背。想来这便是刘正之妻刘陈氏。
紧挨着她的两个少年,大的约莫十四五岁,小的不过十一二岁。妇人的身后,还有一名丫鬟装扮的侍女跪着,她怀中紧抱着一个尚在襁褓的婴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