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夫人抬头时,宁妃才看清她眼角已爬满细纹,鬓边也添了白发。而站在一旁的少年沈景明,眉目清秀,举止沉稳,依稀能看出沈家祖传的书卷气。
"娘娘在宫中可还安好?"沈夫人声音哽咽,"婆母日日念叨,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您。"
宁妃握着嫂子的手,轻声道:"我在宫里一切都好。倒是母亲身子可还硬朗?哥哥的差事可还顺心?"
沈家并非显赫世家。宁妃的父亲生前只是个四品太常寺少卿,负责些祭祀礼仪的闲差。如今兄长靠着妹妹的妃位,才得了个从五品吏部员外郎的虚职。
"托娘娘的福,婆母身子骨还算硬朗。"沈夫人擦了擦眼角,"只是今年除夕守岁着了凉,太医说需要静养,不然今日定要亲自来看您的。"
宁妃闻言,立即命贴身宫女取来一个锦盒:"这是前儿皇上赏的辽东野山参,嫂子带回去给母亲补身子。我在宫中不能尽孝,全赖嫂子代劳了。"
沈夫人连连推辞:"这如何使得!您在宫中处处都要打点,这些珍贵药材该留着自用才是。"
"嫂子说的哪里话。"宁妃执意将锦盒塞过去,"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对了,我听说辉儿成亲了?"
提到长子,沈夫人脸上露出欣慰之色:"托娘娘的福,吏部左侍郎主动来结亲,将他家二小姐许给了辉儿。"
宁妃闻言却微微蹙眉:"我记得那二小姐是庶出?"
"娘娘明鉴。"沈夫人压低声音,"正是因为是庶出,这门亲事才能成。那姑娘自幼养在老太太跟前,知书达理。有了这门亲事,辉儿他岳父帮着在工部谋了个七品主事的缺。"
宁妃了然地点点头。
她这个侄子资质平平,能得个七品官职已是万幸。只要她在宫中不倒,那位三品大员的亲家自然会继续提携。
这时,宁妃将目光转向安静站在一旁的沈景明。少年约莫十四五岁年纪,眉目如画,气质清雅,一看就是读书的好材料。
"景明,到姑姑跟前来。"宁妃柔声唤道。
少年恭敬上前,行礼的动作一丝不苟。
宁妃细细打量这个侄儿,越看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