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浑和王濬一直没完没了地争功劳,皇帝就让廷尉广陵人刘颂来调查这事,刘颂最后判定王浑是上等功劳,王濬是中等功劳。皇帝觉得刘颂判定得不合理,就把他降职为京兆太守。
庚辰日,皇帝给贾充增加食邑八千户,封王濬为辅国大将军,封襄阳县侯;杜预封为当阳县侯;王戎封为安丰县侯;封琅邪王司马伷的两个儿子为亭侯;给京陵侯王浑增加食邑八千户,晋爵为公;尚书关内侯张华进封为广武县侯,增加食邑一万户;荀勖因为专门负责起草诏令有功,封他一个儿子为亭侯;其他各位将领以及公卿以下官员,也都根据情况得到了不同的赏赐。皇帝因为平定吴国,到羊祜庙里去祭告,还封羊祜的夫人夏侯氏为万岁乡君,食邑五千户。
王濬觉得自己功劳特别大,却被王浑父子和他们那一帮人打压,每次进宫拜见皇帝,就跟皇帝说自己讨伐吴国的辛苦,还有被冤枉的情况,有时候气得不行,连招呼都不打就直接走了。不过皇帝每次都原谅他。益州护军范通就跟王濬说:“你功劳确实很大,但是怎么对待功劳这事儿,做得还不够完美。你凯旋回来的时候,就应该戴着头巾,回到自己家里,嘴里别提平定吴国的事儿。要是有人问起来,你就说:‘这都是皇上圣明,各位将领给力,我老头子哪有什么功劳!’这就像蔺相如让廉颇服气那样,王浑听了能不愧疚吗!”王濬说:“我一开始是吸取邓艾的教训,怕给自己招来灾祸,所以不能不说。可到最后还是没办法把这事儿从心里放下,看来我还是心胸不够宽广啊。”当时很多人都觉得王濬功劳大,得到的回报却少,都替他感到愤愤不平。博士秦秀等人一起上奏表,为王濬鸣不平,皇帝这才升王濬为镇军大将军。王浑有一次去拜访王濬,王濬让人严加戒备,才肯见他。
杜预回到襄阳后,觉得天下虽然太平了,但要是忘了战争的威胁,肯定会有危险,于是就经常操练军队,严格加强边防。他还引来滍水、淯水灌溉了一万多顷农田,开通扬口,让零陵、桂阳的漕运畅通,不管是官府还是百姓,都受益不少。杜预自己不会骑马,射箭连铠甲都射不穿,但是打起仗来能出奇制胜,那些将领都比不上他。杜预在镇守襄阳的时候,经常给洛阳的权贵们送东西。有人问他为什么,杜预说:“我只是怕他们害我,也没指望他们能给我什么好处。”
王浑升任征东大将军,又去镇守寿阳。
诸葛靓一直躲着不出来。皇帝和诸葛靓以前就认识,诸葛靓的姐姐是琅邪王的王妃,皇帝知道诸葛靓在他姐姐那儿,就跑过去见他。诸葛靓吓得躲到厕所里,皇帝还不依不饶,最后还是见到了。皇帝说:“没想到今天还能再见到你!”诸葛靓流着泪说:“我没能像豫让那样毁容,没脸再见到陛下,心里实在是又惭愧又悔恨!”皇帝下诏让他当侍中,诸葛靓坚决推辞不接受,回到家乡后,一辈子坐着都不朝着朝廷的方向。
六月,又封丹水侯司马睦为高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