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六年(公元141年,辛巳年)
春天正月丙子日,征西将军马贤和且冻羌在射姑山干了一仗,结果马贤的军队大败,马贤和他两个儿子都战死了,这下东羌和西羌就彻底合到一块儿了。闰月的时候,巩唐羌跑来侵犯陇西,接着又打到了三辅地区,把皇家园陵都给烧了,还对当地的官吏和百姓烧杀抢掠。
二月丁巳日,在营室星座附近出现了彗星。
三月上巳节,大将军梁商大宴宾客,地点就在雒水边上。酒喝得差不多了,又接着唱起了《韭露之歌》。从事中郎周举听到后,忍不住感叹说:“这可真是该高兴的时候不高兴,该难过的时候不难过,时间和场合都不对啊,恐怕灾祸要来了!”
武都太守赵冲去追击巩唐羌,斩杀了四百多人,还招降了两千多人。皇帝下诏让赵冲统领河西四郡的兵力,负责调度指挥。
安定的上计掾皇甫规给皇帝上奏章说:“我这些年啊,多次给朝廷提些建议。在羌人还没造反的时候,我就料到他们会反;马贤刚出兵,我就知道他肯定会败。我说的这些都被后来的事证实了,都是有迹可循的。我常常想,马贤他们带着大军都四年了,一点成果都没有,光军费就花了百亿之多,这些钱可都是从老百姓那儿来的,最后却进了那些奸诈官吏的腰包。所以江湖上好多人没办法,都去当盗贼了,青州、徐州那边又闹饥荒,老百姓只能带着孩子四处流亡。羌人之所以反叛,不是因为国家太平,而是边疆将领没安抚好他们。平常没事的时候,这些将领就对羌人欺压残暴;为了贪图小利,结果招来大祸。稍微有点小胜利,就虚报杀敌数量;打了败仗,就隐瞒不说。士兵们又累又怨,还被那些狡猾的官吏折腾,往前打仗不能痛痛快快地立战功,往后又不能吃饱穿暖保全性命,好多人饿死在沟渠里,尸骨暴露在荒野。大家只看到朝廷军队出征,却没听到打胜仗凯旋的消息。羌人的首领们伤心落泪,又惊又怕,所以才会反叛,而且一叛就是好几年,我想到这些就捶胸顿足,叹息不止啊!我希望陛下能给我两营和二郡那些驻守吃粮的五千士兵,我出其不意地出击,和赵冲前后配合。当地的地形山谷,我都很熟悉;用兵的巧妙方法,我也有经验。这样做,既不用陛下您多费心思赐印授官,也不用赏赐财物,往大了说可以消除祸患,往小了说也能招降羌人。要是陛下觉得我年纪轻、官职小,不能胜任,您看看那些打败仗的将领,他们官爵可不低,年纪也不小啊。我怀着无比诚恳的心情,冒死向您陈述我的想法!”但皇帝没采纳他的建议。
庚子日,司空郭虔被免职。丙午日,任命太仆赵戒为司空。
夏天,使匈奴中郎将张耽、度辽将军马续带着鲜卑人到谷城,在通天山攻打乌桓,把乌桓打得大败。
巩唐羌又去侵犯北地。北地太守贾福和赵冲去抵挡,结果没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