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上奏说:“之前因为陛下身体不适,所以恢复了之前废除的各种祭祀,但最终也没得到神灵赐福。我考察了一下,卫思后、戾太子、戾后的陵园,按亲缘关系还没到该废除祭祀的时候。但孝惠帝、孝景帝的宗庙,按规定亲缘已尽,应该毁掉。还有太上皇、孝文太后、孝昭太后、昭灵后、昭哀后、武哀王的祠庙,也请全部废除,不再进行祭祀。”汉元帝批准了这个奏请。
六月己未日,太子登基即位,前往高庙祭拜祖先。尊称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任命大舅侍中、卫尉、阳平侯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兼管尚书事务。
秋天七月丙戌日,将汉元帝安葬在渭陵。
新皇帝大赦天下。
丞相匡衡上疏说:“陛下您秉持着至孝之心,对先帝的哀伤思念之情,一刻也没有停止,至今都没有参加过游乐、打猎之类的活动,这确实体现了陛下对慎终追远的高度重视,这种态度值得称赞。但我还是希望陛下,即便天性如此,也能更加用心。《诗经》里说:‘孤独忧伤,痛苦不已。’说的是周成王在守丧结束后,对先王的思念之情仍未平复,情绪难以平静。这正是成就周文王、周武王大业,推崇教化的根本所在。我还听老师说过:‘夫妻关系,是人生的开始,是万福的源头。婚姻的礼仪端正了,万物才能顺遂,天命才能保全。’孔子谈论《诗经》,把《关雎》放在首位,这是纲纪的开端,也是王道教化的起始。从上古时代以来,夏、商、周三代的兴衰,没有不是因为这个的。希望陛下仔细审视历史上得失盛衰的经验教训,以此奠定国家的根基,选拔有德行的人,戒除沉迷声色,亲近庄重恭敬之人,远离只擅长雕虫小技的人。我听说《六经》,是圣人用来统御天地之心,彰显善恶的归宿,明确吉凶的分别,通晓人道的正道,使人们不违背自己本性的经典。还有《论语》《孝经》,是圣人言行的关键,陛下应该深入探究其中的含义。我还听说圣明的君主在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都要遵循天命,侍奉双亲,上朝接见大臣,行事都有节制和规范,以此彰显人伦秩序。恭敬谨慎,是侍奉上天的态度;温和恭敬谦逊,是侍奉双亲的礼仪;端正自身,严肃恭敬,是面对众人的仪态;施予恩惠,和颜悦色,是对待臣下的态度。一举一动,都遵循礼仪规范,这样才能使行为符合仁义,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如今正月初一,陛下到路寝,接受大臣朝贺,设酒宴款待天下臣民。《传》里说:‘君子慎重对待开端。’希望陛下留意日常行为举止的细节,让臣下能够仰望陛下盛大的德行和光辉,以此树立国家的根基,那可就是天下人的万幸了!”汉成帝恭敬地采纳了匡衡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