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查这栋房子的土地性质——我记得快速路沿线都是农用地,怎么冒出个二层楼?"
"第二,查他们的营业执照——在农用地上搞经营,这些年偷税漏税多少?"
"第三,"祁同伟的声音冷得像冰,"让纪委查查,当初是谁批准他们在这盖房的!"
赵建国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知道,老刘家完了——那栋房子确实是违规建筑,真要较真,不但拿不到补偿,还可能面临巨额罚款甚至刑事责任。
第二天,浩浩荡荡的执法队伍开进村子。
国土局当场认定房屋属于违建;税务局查出五年偷税记录;纪委更挖出老刘的连襟是原乡土地所所长。
不到三天,曾经嚣张的钉子户们纷纷主动签了标准补偿协议。老刘更是痛哭流涕地求饶:"祁主任,我们按政府定价搬,一分钱不多要了!"
祁同伟站在拆迁现场,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说道:"工业园区建设必须依法推进。对守法群众,我们保障合法权益;对违法谋利者,也绝不姑息!"
当晚的吕州新闻里,这条报道被反复播放。市委书记刘和光看完新闻,对身旁的王军笑道:"这个祁同伟,手段够硬,也够聪明。"
而在工业园区档案室里,一份标注着"2000年3月拆迁专项"的文件夹被单独存放。里面除了执法记录,还有那通电话的录音带——这是祁同伟特意保留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