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朝中大臣,"杨威得意地说道,"各地府县也有不少官员上书反对,还有许多名士大儒也表示不满!"
"哦?"纪凌尘挑了挑眉毛,"既然如此,那朕就要认真考虑一下了。不如今日就在朝堂上公开讨论,让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杨威听了心中大喜,这正是他想要的!公开讨论?他早就准备好了一肚子的理由来反驳那小皇帝!
"陛下圣明!"杨威拱手道,"老臣正有此意!"
"好,那杨爱卿先说说,你们为什么反对科举改革?"纪凌尘做出认真倾听的样子。
杨威清了清嗓子,开始滔滔不绝:"陛下,科举乃是选贤任能的正道,自古以来都是以文为主。四书五经、诗词文章,这些都是圣人之言,文化精髓!"
"如今陛下要加入什么算学、格物,这些都是奇淫巧技,上不得台面!让读书人去学工匠的手艺,这不是侮辱斯文吗?"
刑部侍郎也跟着附和:"杨大人说得对!读书人就应该读圣贤书,明事理,怎么能去摆弄那些机关器械?"
"还有武举!"户部侍郎愤愤不平,"武夫粗鄙,不通文墨,岂能与文人并列?这不是要乱了纲常吗?"
一时间,朝堂上反对声此起彼伏。那些保守派的大臣们纷纷站出来,痛斥科举改革的种种"罪状"。
纪凌尘静静地听着,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在暗笑。这些人还真是团结啊,可惜马上就要倒大霉了!
"诸位爱卿说得很有道理,"纪凌尘点点头,"不过朕也想听听支持改革的声音。慕爱卿,你来说说工坊的情况如何?"
慕挽歌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臣妾汇报一下工坊的真实情况。"
"自从工坊建立以来,不仅为国库增加了大量收入,还解决了数千人的就业问题。那些玻璃器皿、精美纸张,不仅在国内受欢迎,连外国商人都抢着要!"
杨威听了冷笑一声:"慕大人,你说得倒是好听,可是那些奇淫巧技能保证安全吗?万一出了事故怎么办?"
"什么事故?"慕挽歌反问道。
"比如说失火啊,爆炸啊!"杨威故意说道,"那些工坊里都是易燃易爆的东西,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杨大人,您这是在咒咱们工坊吗?"慕挽歌有些生气,"工坊从建立到现在,一直安全运行,从未出过任何事故!"
"是吗?"杨威阴险地笑道,"那可未必!说不定现在就已经..."
话还没说完,武芊芊突然大步走进大殿:"陛下,臣妾有重要事情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