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不仅要让那些特定对象知晓大明将在此地筑城,还要利用这些牧民参与城池建设!
十五万大军运送的不仅是粮草,更有筑城所需的木材与各类物资!
待物资陆续到达,牧民亦聚齐,便可动工!
此外,朱棣与朱棡统率的左右两路大军,在进入漠北前已按既定计划安营扎寨。
毕竟深入漠南十余日,粮草将尽,须待后续补给方能继续北进!
此番北征,杀特定对象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稳步前行,占据漠北全境!
一旦鞑靼部被吞并,瓦剌部便独木难支!
而此时,瓦剌部正持观望态度。
他们已知大明军队深入漠南,随后又闻明军停止追击,留驻漠南的消息。
他们认为,明军应是粮草匮乏,料其不会继续北追,很快就会撤退!
毕竟,无论是漠南还是漠北,均非西域可比,此地无固定城池,亦无法农耕,明军即便攻占也难以持久!
撤退似乎是明军的唯一选择!
鞑靼各部这样想,瓦剌各部亦是如此!
然而十日后,无论是瓦剌还是鞑靼,皆惊愕不已!
探马自漠南归,报明军十数万再入漠南,携重资,集牧民,与众军共筑城于曼达汉!
草原各部愕然。
瓦剌欲独善其身,难矣!
瓦剌,准格尔部,浩海达裕与其子马哈木于帐中闻讯,面色变幻。
浩海达裕,瓦剌可汗额勒伯克之臣,史上曾遭误杀,其子马哈木后封丞相,领瓦剌。
明军占漠南,驻军筑城之讯已至,虽漠南属鞑靼,然于瓦剌亦非吉兆。
马哈木皱眉问:“父亲,明朝皇帝意欲何为?莫非西域之后,还欲取漠南入大明?”
浩海达裕摆手,冷静析:“莫急,草原筑城,非大明之利,且城池岂易建?”
“需人力、物力、财力之巨!”
“明军或虚张声势,至多筑几军事要塞耳!”
且浩海达裕认为,即便要塞建成,亦难持久。
他不信大明数十万军,能久驻漠北要塞,粮草之耗,天文数字也!
马哈木言:“吾等与汉中有商交,何不遣使见汉王朱松?至少探明明军意图。
鞑靼如何暂不顾,瓦剌不可有失!”
浩海达裕摇头:“汉王岂易与之辈?且慢,先观明军动向!”
商交虽存,家国利益前,商交何足道哉?
马哈木终究还是太过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