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鞑靼部能提供大明出兵的借口,那便更完美了。”
朱松沉思片刻后,道出了自己的见解。
自朱棣平定北方、招降北元太尉乃儿不花以来,鞑靼部逐渐强盛,其实力已超越瓦剌部。
瓦剌与鞑靼皆为北元余部。
朱松选择与瓦剌贸易,而非鞑靼,意在平衡两者势力。
目前,瓦剌与朱松有商贸往来,而鞑靼则无。
因此,对付鞑靼无疑是上策!
换言之,若能消灭鞑靼,瓦剌将不堪一击!
鉴于瓦剌与汉中的关系,鞑靼一旦覆灭,瓦剌或将顺势依附朱松,或出于唇亡齿寒而反抗。
这两种可能并存,瓦剌内部意见不一将加剧,从内部瓦解他们轻而易举。
朱松坦率地向朱元璋阐述了这些想法。
“嗯,你说得颇有道理。”
“攻打瓦剌师出无名,而从鞑靼入手则简单得多。”
朱元璋点头赞同。
西北有朱松及其汉中军坐镇,瓦剌行事极为谨慎。
加之与汉中有贸易往来,依靠战马、牛羊换取资源,生活无忧。
尤其是西域被征服后,瓦剌骑兵几乎不再扰大明边境。
这便是汉王朱松的威慑力。
在此情形下,朱松若对瓦剌动武,难免师出无名。
人家如此顺从,怎好贸然动手?
相反,鞑靼则蠢蠢欲动。
尽管北平府有燕王朱棣镇守,但近年边境仍有出没,不时南侵扰。
朱元璋意在以鞑靼部为突破口。
“若攻鞑靼,必经老三、老四领地。”朱元璋对朱松提醒道。
攻打鞑靼,必自山西、河北北上,此乃鞑靼领地。
除非瓦剌部甘冒风险,让汉中军穿越其地界攻鞑靼,但这显然不切实际。
“父皇是忧虑四哥吗?”朱松瞬间领悟朱元璋之意。
朱棣高傲,岂会坐视北征而无动于衷?他长期镇守北平,直面鞑靼。
昔日燕王扫北之威名虽已减弱,但若大明北征而绕过这位战功赫赫的燕王,无疑是折其颜面。
“咱才不担心那小子!”朱元璋冷哼一声,“他若想去,拦也拦不住!”
朱元璋更担心的是,朱棣或会阻挠朱松。
朱松闻言,未再多言。
他已不再将朱棣放在眼里,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诡计皆如纸老虎。
不久,两热气球相继落地。
陈优姿首次乘坐,满脸兴奋,意犹未尽。
“姐姐,日后我可否再来乘坐热气球?”陈优姿问徐妙锦。
“自然可以,与袁管家说一声,让他安排便是。”徐妙锦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