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未对标儿提及系统,但用另一方法,让他相信……”
朱元璋遂述说自己如何让朱标相信有老神仙相助之事。
朱松听后,心中五味杂陈,苦笑不已。
老爷子这忽悠人的功夫,真乃一绝!
大哥朱标对老爷子深信不疑,经此一番游说,不信也得信了。
“我们不仅让他相信有老神仙相助,还让他相信你身边也有神仙!”
“系统这事太难解释,干脆就用神仙来顶替了。”
朱元璋无奈笑道。
朱松无言以对。
难怪大哥朱标如此爽快地让出储君之位,原是老爷子一番说辞所致!
若让朱标知晓九弟身边有神仙,他又怎会再有他念?
人岂能与神抗衡?
想争也是枉然!
当然,这或许只是其一。
“老九,你那系统能否预知未来?”
朱元璋试探性地问。
“勉强算是吧,但儿臣只知道些大概的重要事件。
您瞧,儿臣所着明史,仅记了些时间点上的事,细节甚少!”
朱松微微颔首。
此言非虚。
他所知的历史,仅是燕王朱棣登基那段。
靖难之役后,历史大抵按朱棣一脉发展。
他虽为穿越者,却无从知晓乱入大明后的历史走向,尤其是靖难之役后的变故。
未知未来会有二子,未知后来成天道皇帝,更未知大明有五百年国运!
他所着明史,依循原史,大明国运仅二百七十六年!
“你那系统所述历史,仅是众多轨迹之一。”
“且此轨迹,多半不再重现。”
朱元璋得意洋洋地说。
他也研读了明史,知晓老九所关注的那部分主要聚焦于老四家族的统治历程。
显然,老九的系统所展现的历史与自己的国运系统相比,相形见绌。
念及此,朱元璋内心不禁得意起来。
“莫非是因为父皇已在悄然改变这段历史?”
“那父皇可知,儿臣的未来命运如何?”
“您适才提到靖难之役时,儿臣是与四哥一同的吗?”
朱松此刻发问。
他多年的筹谋,只为有朝一日若真需起兵反叛,能稳胜燕王朱棣,自己坐上皇位。
但他没有国运系统,无法预知最终结局。
然而,朱松坚信自己必胜。
“老九,放宽心,你未来不会遭遇不测。”
“你确实与老四一同,但最终胜利者将是你。”
“因此,明史后续记载的那些事,将不会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