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497章 此乃城镇户籍之利!

第497章 此乃城镇户籍之利!(1 / 2)

朱元璋闻言,颇为惊讶。

毕竟,京师应天府每年的流动人口也不过十万余。

应天总人口至今尚未破百万!

尽管西安府人口众多源于历史积累,但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实非朱元璋所预料。

“确是如此,其中番邦人士就有数万。”

“还有众多商队带来的流动人口,他们占大多数,且有不少商队在西安府设有常驻人员,便于商贸往来。”

朱松进一步解释。

“老九,你曾上奏提议废除黄册制度,那你可有想过如何管理大明如此众多的人口?”

朱元璋趁机提及废除黄册之事。

一旁的朱标亦聚精会神,同样好奇朱松的解决方案。

“容易,为每户制作户口本,为每人制作身份证。”

朱松直接提出了后世的做法。

“户口本?身份证?”

朱元璋与朱标相视,皆显疑惑。

朱松便耐心地向二人阐释了户口本与身份证的概念。

户口本记录一家人的整体信息,而身份证则是个人的身份证明。

流动人口抵达新地,需凭身份证办理居住证,方可于非户籍地工作登记。

居住证满三年后,还可选择迁移户籍。

官府若将信息登记详尽,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数量自可算出。

查查户口本、身份证或居住证,人数便一目了然。

此法西北已先行,成效尚可,秩序井然。

“若有人篡改伪造证件,又当如何?”朱标听罢朱松之策,觉其甚妙,却也有疑。

“则需严惩严查。”

“城内巡查队将不时核查外来人口身份,户口本、身份证皆需官府登记,身份证更需加盖官府印章。”

“伪造官印、篡改身份证者,不仅自身难逃牢狱,户口本上家人亦受牵连,五年不得就业,丧失所有政策福利。”

“一人犯错,全家遭殃。”朱松笑言。

“原来如此。”朱标恍然。

“那户籍如何区分?大明黄册可分士农工商,你这户口本、身份证有无此类登记?”朱元璋又问。

“无。

儿臣之策,不分士农工商,只分城镇与农村两种户口。”

“城镇户口享城镇基本福利,农村户口则分更多田地,城镇户口无田地,此乃唯一区别。”

“当然,城里人亦可向乡下农户租地或承包,但需付费。”朱松解释。

“福利?何福利?”朱元璋惊问。

“如教育福利,城镇户口学子可免费入学;医疗福利,可享官府补贴。”

“譬如原先治病需百文,官府补助半数,你仅需付五十文即可。”

“购房之时,尚可分期支付。”

最新小说: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某嘴遁的精灵训练师 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 世威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