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全家人上了朱元璋的座驾。
随行的护卫中,仅少数锦衣卫跟随,其余大军则在城外扎营,毕竟上万人不可能全进城。
同时入城的,还有蓝玉等勋贵及户部尚书张紞。
但他们尚不能与朱松私下交谈,此刻老爷子一家团聚更为重要,无人敢造次。
朱松早已在昔日秦王府安排好一切,以待朱元璋与朱标父子。
蓝玉等人也被安置在王府侧院。
至于城外大军,朱松已命汉中军专人补给,改善伙食。
一切安排得极为妥当,令朱元璋颇为满意。
“听说老二当年在西安城内肆意妄为,秦王府更是奢华至极,今日一见,快赶上咱皇宫了!”
稍许宁静后,朱元璋带着朱松和朱标来到王府院中,父子三人静静交谈。
显然,这秦王府又让老爷子想起了朱樉。
“二哥当年或许做得过火,但想必他已吸取教训。”
朱松苦笑点头。
“老二若有你一半省心,咱也就不多说了!”
“王府既已如此,你便住下吧,无需顾虑!”
朱元璋笑着点头。
“儿臣谢父皇!”
朱松连忙回应。
“老九,咱进城时见西安大街上颇多番邦人面孔啊?”
朱元璋话锋一转。
“父皇,汉中府与西安府作为改革经济试点,亟需增强对外贸易。”
“现今有哈密卫与天水关为防,西北边境安稳无忧,外邦难以兴风作浪。”
“父皇放心,商贾来往自无碍,若有异心,儿臣定能洞察。”
朱松自信满满地向朱元璋说明。
“甚好。”
“你行事愈发稳妥,朕信任你的能力。”
朱元璋满意颔首,西北经济发展势在必行,其观念亦随西北之变与财富涌现而转变,不再固执僵化。
“方才城外所见,百姓田间土豆似已丰收。”
“西安府收成如何?”
朱标忽然插话询问。
“确然,西安府与汉中府春种之土豆皆已成熟。
产量足以供西北百姓日常食用,且有盈余。”
朱松笑而点头。
“可有西安府夏粮账册?”
朱元璋心生好奇,问道。
“有,已置于书房,父皇欲观,请移步。”
朱松示意书房方向。
朱元璋对账目颇感兴趣,既至西安府,自当查阅。
账目数字,直观反映西安府农业生产现状。
随即,朱元璋与朱标步入书房,审阅朱松备好的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