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希望通过这次询问,既能听取薛仁贵的意见,也能展示其能力给众人看。
他对薛仁贵充满信心,相信对方定能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案。
林枫为了安抚众臣,特意安排了一场考核,既能让薛仁贵展现才华,也能消除他人对他的疑虑。
毕竟薛仁贵被林枫视为征东大元帅的最佳人选,只有得到大家的认可,他的才能才能充分发挥。
当薛仁贵提出疑问时,林枫坦率回应,坦言自己对董卓扶持的伪帝刘协并不认同,但不知该如何应对。
薛仁贵听后心中笃定,建议暂且搁置此事,或许可由他人代为解决。
此言令刘伯温和王猛目光一亮,似乎有所领悟。
林枫却满腹疑惑,追问具体操作方式。
薛仁贵拱手说道,不处理并非完全不管,而是暂时搁置或交由他人处置。
林枫听后眼前一亮,示意他详细说明。
薛仁贵深吸一口气,提出自己的策略:暂时忽略关中,另辟蹊径,从陇西郡绕道南下汉中,再由此进军益州,如此既避开了直接冲突,又实现了战略目标。
听完薛仁贵的战略分析,林枫顿时茅塞顿开。
他们若能夺取益州,便可沿长江直抵荆州,再从益州和汉中两线出击,首先攻占荆州北部的重要门户——南阳郡。
如此一来,以南阳为桥头堡,便能全面介入中原的权力争夺。
众将听后皆心生敬佩,因为薛仁贵展现出了非凡的战略眼光。
刘伯温和王猛也默契对视,对他的能力表示认同。
林枫原本只专注于关中,现在思路豁然开朗,不再拘泥于此。
然而,当提到益州时,林枫又皱眉担忧:“拿下益州谈何容易,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薛仁贵胸有成竹地回答:“主公不必忧虑,虽然益州难以速取,但我已有办法快速拿下汉中。”
随后他透露,益州牧刘焉已派张鲁镇守汉中,而张鲁与刘焉关系微妙,可通过挑拨离间,使两人反目,进而促成张鲁割据汉中。
林枫听罢薛仁贵的话,心中大悦,随即命令锦衣卫提供益州相关情报,特别是关于张鲁与刘焉的详细信息。
待锦衣卫离开后,林枫追问薛仁贵提到的“借力行事”
具体含义。
薛仁贵沉稳回应,提议由锦衣卫在暗中运作,借助董卓之力清除伪帝刘协,如此一来,林枫便可顺利攻占关中,无后顾之忧。
此计虽狠辣,却十分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