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轧钢厂子弟回城计划(三)
工会的人看到牛大纲亲自到工会来安排任务,就知道这个事情很急,必须又快又好的完成。工会的人平时屁事没有,不是织毛衣,就是吃瓜子聊天。但是现在厂书记兼任工会主席的牛大纲亲自安排任务,那这些平时屁事不干的人都必须忙起来,在牛大纲规定的时间之内把事情办好,如果办不好,那么就等着穿不尽的小鞋,牛大纲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穿小鞋穿的合脚。
有了压力的工会办事员,效率很快,毕竟工会有着所有工人的全部资料,他们只需要把这些资料统计出来就可以。工会的办事员花了几个小时之后,就已经把所有数据都统计出来。牛大纲接过数据一看,整个轧钢厂有五千多子弟下乡,主要集中在在这三年。其中女孩超过三千人,男孩两千多。
牛大纲看到下乡子弟有五千多人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意外,毕竟轧钢厂的工人超过十万人,涉及的家庭也超过十万。十万家庭有超过五千子弟下乡已经是一个很小的数据。如果在拖几年,这个数据绝对会超过十万。毕竟现在的下乡政策越来越严,每一个家庭必须有一个子女下乡。并且牛大纲还听贾东旭分析过,如果工厂没有大规模跨越式发展,以后的下乡政策会更严,甚至会每个家庭只能留下一个子女。
但是让牛大纲心惊的是五千多人里面有超过三千的女孩,女孩得数量超过了一半,占到了六成以上。如果真的想要今年把这些女孩子都接回城,那么只是轧钢厂就需要计划外的农机差不多四千套,再加上四九城需要的,第一批就至少需要超过一万套农机。虽然现在轧钢厂附属农机厂年产超过十万套,但是也搞不到上万套的计划外农机,最多也就不超过三千套。就这个量,还需要轧钢厂附属农机厂加班加点才可以。
越想牛大纲也是头越大,越想也是头越疼。牛大纲一时没什么办法,只好拿着数据找到贾东旭。贾东旭看了牛大纲递给他的数据之后,也是一阵头大,农机缺口太大,如果补不上缺口,轧钢厂今年最多召回几百个子弟,不要说三千多,就是一千都难。但是贾东旭已经和牛大纲吹出来了,不办的话,贾东旭放不下面子。即便牛大纲不会嘲笑他,但是贾东旭也会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