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努力的日子过的很快,转眼中低级工人培养资料编纂委员会的人齐聚四九城。贾东旭这个顾问也开始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地点是娄半城捐献出来的一栋三层小楼。这栋楼之前是娄半城用来招待轧钢厂客户的,轧钢厂改制之后,这栋小楼就空置下来。现在为了方便编纂中低级工人培养资料,娄半城就把这栋小楼捐献给政府。
所有参与编纂的人都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的重要性,所有人都认真学习贾东旭传授的总结方法。这里面也有一些想要分润功劳的人,但是即便是这些分润功劳的都是有实打实的才华。毕竟学历和工级就把所有庸才挡在计划之外,并且这些来分润功劳的人不但没有添乱,反而比一般的人更加谨慎。他们都知道他们只是达到了选拔的最低要求,他们需要比一般人更加努力才能学到更多。
贾东旭辛苦教了十多天之后,所有参与编纂的人都初步学会了总结方法,到了这个时候,贾东旭轻松了很多。这个时代的国家,顶级人才是真的不缺,炎黄子孙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没有之一。缺的是那些中低级工人,因为中低级工人缺口不是一两万,至少是数以千万计。
因为有了贾东旭的中低级钳工培养资料,国家可以在三年之内培养几百上千万的四级以及四级以下的钳工。国家是希望其他工种也可以编纂出像钳工一样的培养资料,只要有了培养资料,国家就可以在几年之内培养出足够的中低级工人。正是因为这份资料的强大,国家高层才会这么重视中低级工人培养资料的编纂,几乎把这个计划提高到和种蘑菇一样的高度。
最新编纂出来的是锻工培养资料,锻工培养资料编纂出来之后,就在轧钢厂试行。为了更快更全面的拿到试行数据,直接在轧钢厂的锻工车间里面选了一个车间,这个车间的所有一级工以下工人都参加培训班。再从一级工里面选二十个,二级工,三级工里面各选十个参加培训班。
轧钢厂都是知道钳工培养资料的强大,轧钢厂的钳工在短短半年多时间内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新入职的工人,最快的都有三级钳工的实力,最差的也成为了一级钳工,并且一级钳工的占比很少。所以锻工培养班消息传出来的时候,锻工车间所有一级工,二级工,三级工马上就开始活动,那是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有消息传出,有人出两百块想要买一个培养班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