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特等奖作文,能引发如此之多的化学反应,这是林东升没有想到的,也是苏校长和杨大平老师都没有想到的。
但是显然,富有远见的黄文诚老先生,是预见到了这一切的。
不仅如此,随着相关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林东升的这篇励志作文也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它不仅让初中生作文竞赛的影响力成倍增长,顺利出圈,也让一些地方和政府开始更多地关注到教育的公平和教育资源的不平等问题,并开始着手研究相应的解决措施,甚至连一些当红明星也有所耳闻,慢慢加入到中小学教育的帮扶工作中,进一步追寻自身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回到学校没多久,苏校长就举行了一场极其隆重的颁奖典礼。
之所以说隆重,不是因为这次的典礼特别奢华和破费,而是因为这次的颁奖典礼,全校的师生都参加了,连初三的学生也不例外,地点就设在学校的露天大操场。
苏校长当着所有师生的面,把他们之前拿到的奖金和证书,又重新发放了一遍,并合影留念,承诺将照片存入学校档案室,永久珍藏。
这一次,全校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认识了瘦小坚韧的林东升,知道了他的传奇事迹,以及这件事对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影响。
而且,不止如此,苏校长还当众给林东升颁发了校三好学生的荣誉证书。
班级里的三好学生,每年都有一些,林东升也曾拿过,但能被评为校三好学生的人,凤毛麟角,屈指可数,每学期只有一到两个名额,而且不一定每学期都有。
另外,考虑到林东升的家庭情况和他对学校做出的突出贡献,苏校长还私下给出了一项特别承诺:
以后,只要林东升在学校食堂吃饭,都可以直接报自己的名字挂账,想吃什么都可以直接点。
只要他不刻意浪费,一直读到初三毕业,都可以不用付饭钱,而他每餐的生活标准,则可以直接比肩学校的任课老师。
也就是说,他以后在学校食堂吃饭,再也不用刻意省钱了,可以安心地吃个饱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