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传来更鼓,已是三更天。沈砚取出怀中的白玉簪,簪头是朵含苞待放的玉兰:"等案子查清,我带你去苏堤看真正的玉兰。"林玉笙正要开口,戏楼外突然响起密集的脚步声。
"林姑娘,得罪了。"王捕头踹开破门,寒光闪闪的锁链掷在地上。沈砚猛地将林玉笙护在身后,却见她从容整了整衣袂,将密函塞进他手中:"沈公子,劳烦将此物交给御史台。"
被押解着穿过花灯如海的长街时,林玉笙仰头望着漫天烟火。那些绽放的光华映在她眼底,恍惚又回到儿时的上元夜。父亲将她举过肩头,母亲为她系紧斗篷上的流苏,街边小贩的吆喝声、冰糖葫芦的甜香,都化作记忆里永不褪色的暖。
刑部大牢的铁门轰然关闭时,沈砚正策马奔向御史台。怀中的密函在颠簸中微微发烫,那上面记载着三年前岭南贡品失窃的真相——真正的夜明珠从未离开京城,而是进了某个权贵的私库。
七天后的上元节,汴梁城再次张灯结彩。沈砚站在刑部大牢前,看着林玉笙走出牢门。她的素白衣衫上还带着狱中的霉味,却笑得比天上的明月还要清亮。
"沈公子,"她接过他递来的白玉兰,"苏堤的玉兰开了吗?"
沈砚牵起她的手,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街边的糖画摊前,孩子们举着兔子灯嬉笑奔跑;茶楼里传来评弹声,唱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当他们走到朱雀桥时,沈砚忽然停住脚步。
河面上不知何时漂满了莲花灯,每盏灯上都写着"还林氏清白"。林玉笙的眼泪滴落在灯纸上,将字迹晕染成温柔的水痕。沈砚揽住她的肩,轻声道:"笙儿,看,这是汴梁百姓为你点的灯。"
远处的鳌山灯轮再次点亮,万千灯火中,林玉笙终于明白,有些黑暗终将被光明刺破,正如这上元夜的花灯,无论风雨如何肆虐,总会在黑夜中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而她与沈砚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