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月》
在大唐盛世的长安城,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缓缓地在这座宏伟的城市上铺开。长安的夜市热闹非凡,灯火辉煌,仿佛将白日的繁华延续到了黑夜。
年轻的书生李逸,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袍,手持一把折扇,漫步在这热闹的街头。他的眉眼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只是此刻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忧郁。李逸本是江南人士,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来到长安,可如今已在这长安城中待了数月,心中的抱负却还未能施展。
他在一个卖花灯的小摊前停了下来,看着那些精美的花灯,思绪飘远。摊主是一位慈祥的老者,笑着对李逸说:“公子,买个花灯吧,这花灯可灵验了,许个愿说不定就能成真呢。”李逸微微一笑,挑了一个绘着明月和玉兔的花灯。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那笛声婉转空灵,仿佛能穿透人心。李逸不禁被这笛声吸引,顺着声音的方向走去。他来到了一座小石桥边,只见一位身着绯红色罗裙的女子正站在桥上吹笛。女子的面容被薄纱遮住了一部分,但那双明亮的眼睛却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
李逸看得有些入神,手中的花灯差点掉落。那女子似乎察觉到了有人在看她,笛声戛然而止。她微微欠身,行了个礼,准备离开。李逸急忙上前说道:“姑娘,你的笛声宛如天籁,在下冒昧,不知姑娘可否告知芳名?”女子微微抬头,看了他一眼,轻声说道:“小女子名叫婉兮。”
从那以后,李逸常常与婉兮在这长安的街头巷尾相遇。他们一起在大雁塔下吟诗,在曲江池畔赏花。婉兮出身于一个官宦人家,她自幼喜爱音律,对诗词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李逸的学识和儒雅也深深地吸引着婉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