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内部同样划分清晰:机甲维修班拥有独立的工具间、备件库和简易维修平台;机师服务班配备了小型休息室、理疗区甚至微型营养餐制备单元;机甲保障班则直接连通着能源快速补充接口和弹药转运通道。
“这就是未来我们‘星火联队’的心脏和血脉。”陈胜站在蜂巢顶层尚未完全封闭的了望平台上,俯瞰着下方如同精密钟表般运转的建设场景。
火星稀薄的风卷起细微的沙尘,扑打在他深灰色的GMDF将官常服上,肩章上两杠四星的大校军衔徽标在基地的强光照明下折射出沉凝的光泽。
他身边站着刚刚晋升中校的李玉凰,以及作为技术顾问随泰兰王国小队抵达火星的双生圣女——婉娜和颂茜。
“191台机甲,”李玉凰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琥珀色的眼眸扫过下方正在紧张施工的庞大蜂巢:“每台背后是一个30人的保障排,再加上联队直属的技术、通讯、医疗、指挥人员…近六千人的钢铁洪流。这规模,比蓝星上一个标准的机甲师还要庞大。”
她负责第二大队的日常管理和部分联队协调工作,对后勤保障的压力感受最深。
“钢铁洪流需要精密的管道来输送力量,否则只会淤塞崩坏。”陈胜的目光投向远方正在建设中的防御阵地,那里隐约可见大夏刑天二型机甲幽蓝色的高大身影在调试移动:“‘砺火星砧’,就是要将这六千人的力量,拧成一股无坚不摧的洪流,精准地输送到每一个需要它的‘末梢’——我们的机甲和战士手中。”
婉娜和颂茜安静地站在稍后位置,身着融合了泰兰传统纹饰与GMDF制式的深紫色顾问制服。她们的目光更多停留在那些为机师服务的功能区模块上。颂茜轻轻开口,声音温润如海潮:“夫君,我们的‘海潮之体’能量场域,初步规划和你的休息区一起,部署在机师恢复区的核心节点。那里需要特殊的谐振腔材料和能量引导矩阵…”
她递过一份加密数据板,上面是复杂的能量场构建图纸。
陈胜接过,快速浏览着上面标注着泰兰古老符文的能量节点分布,微微颔首:“基地工程部会全力配合。你们需要的‘深海蓝晶’和‘谐振息壤合金’,下一批运输舰会优先送达。”
他深知这对姐妹所代表的“红尘潮汐”(BHRT)能力,对于高强度作战后机师神经损伤的快速修复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泰兰王国无力独自支撑这套体系,选择将“钥匙”交给陈胜,换取的是大夏的刑天机甲、先进技术和在GMDF框架下的强力庇护——这是小国在风暴中求存的智慧,也是陈胜手中重要的筹码。
就在这时,陈胜手腕上的战术手环发出极其轻微、只有佩戴者能感知的特定震动频率。一条来自蓝星盘古实验室、标注为“深渊级”加密等级的信息流瞬间涌入。
发信人:林薇。
信息核心:仿潮汐能量场(代号“镜海”)原型机验证成功,效能达原生BHRT四成。已通过龙巢星火训练舱电力系统实现稳定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