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星火一阶路径示意图
(略:展示渐进式与爆发式能量积累、引导及磁场构建过程的动态模型)
2. 流转与掌控:Γ场的全身贯通(二阶)
核心目标: 突破Γ场主要局限于脑域的初期状态。二阶的核心在于通过复杂的神经再训练和精神引导,驾驭初步稳定的Γ场能量(即被磁场约束的高密度、高活性生物电波能量),使其能够在全身神经网络与能量经络(基于传统理论及现代神经、能量解剖学验证的关键能量传导路径)中安全、受控地流转。
训练本质: 此阶段训练如同在体内开辟、拓宽并标记“能量高速公路网”。个体需精确感知Γ能量流,学习引导其流向四肢百骸,并能在特定部位(如肢体末端)实现能量的外放或高强度凝聚(表现为更强的力量、速度、神经反应、甚至初步的能量干涉现象)。这是一个将“力量”从脑域“释放”到全身,实现“人机一体”或“肉身兵器化”质变的关键阶段。
Γ值阶段划分:
二阶初期 (70.0-79.9): 成功引导Γ能量流贯穿主要经络,实现基础全身流转。能量外放初步可控但强度、精度有限。神经对能量流的负担感明显。
二阶中期 (80.0-89.9): Γ能量流转更为顺畅,负荷感降低。能量外放强度、精度、持续时间显着提升。开始尝试在流转中进行更复杂的能量形态变化(如凝聚、扩散)。
二阶后期 (90.0-99.9): Γ能量如臂使指,全身流转近乎本能。能量外放达到高强度、高精度、可持续状态。神经负担感微弱。此阶段巅峰通常指Γ值 99.0-99.9,代表全身能量网络高度优化,距离三阶门槛仅一步之遥。
图2:人体主要Γ能量流转经络模型及外放效应示意图
(略:标注关键能量节点、流转方向及不同部位能量外放的物理表征模拟)
3. 容器化I:穴窍的能量储存革命(三阶)
理念跃迁: 三阶标志着从“能量流转”向“能量储存”的质变。人体365个主要穴窍(基于传统经络学说结合现代高敏能量探测定位的关键能量节点),被证实具有成为天然“生物能量容器”的潜力。
开辟与饱和: 三阶的核心训练在于,运用已高度凝练和可控的Γ场能量,结合特定的精神共振法门,逐一“冲击”、“开辟”目标穴窍。这个过程极其凶险,需精确控制能量强度、频率和作用时间,本质上是对穴窍微观结构的能量级重构,使其内部形成能稳定储存高密度Γ能量的特殊场域结构。开辟成功后,需持续注入Γ能量直至该穴窍达到当前个体极限的“饱和”状态。
Γ值表征的失效: 一旦成功开辟并饱和第一个穴窍,个体整体的Γ场能级将产生跃迁,突破常规二阶测量仪器(设计上限通常为99.9)的量程,仪器读数显示为“ERR”(错误/超限)。三阶及之后的实力评估,主要依据已开辟并饱和的穴窍数量、位置组合及其协同效应,而非简单的Γ值。 开辟穴窍数量越多、位置越关键(如丹田、百会、命门等核心窍穴),个体储存的Γ能量总量越庞大,爆发力和持久力呈指数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