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几个词可以看出母亲为了不打搅内心无比痛苦的“我”而一直小心翼翼,默默地关注“我”,她理解“我”内心的痛苦需要发泄,但是又担忧“我”的行为伤害自己,所以动作是那样的小心翼翼。她用宽厚的母爱照顾“我”、包容“我”暴怒无常的情绪。看到儿子这么暴怒,心里也很痛苦,还强忍内心的悲伤,无私的关爱、呵护“我”。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慈爱包容的母亲。”
语文课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引导道:“很好,大家都理解得很到位。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段:‘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这里的‘挡’字和‘央求’又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呢?”
同学们纷纷陷入思考,不一会儿,一位平时就比较细心的同学举手回答道:“‘挡’字说明母亲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瑟景象而触景生情,更加绝望,所以她挡在窗前,不让‘我’看到。而‘央求’则体现了母亲为了让‘我’能够走出阴霾,愿意放下尊严,用近乎乞求的语气希望‘我’能够答应她的请求,去北海看菊花。从这里可以看出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和无尽的耐心。”
语文课老师赞许地看了那位同学一眼,接着说道:“非常棒!你分析得十分透彻。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第三段和第四段,看看史铁生的母亲又是如何用她的行动来关爱他的……”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史铁生“我”的心头一震,母亲的身影在秋日的光影中显得格外单薄,却依然坚定地守护着我。她的央求不仅是对我走出阴霾的期盼,更是她无私母爱的深沉体现。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她无尽的耐心与关怀,仿佛秋日的阳光穿透了心头的阴霾。她的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温柔与坚定,仿佛在告诉我,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她都会陪伴在我身边。这份深沉的母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心中最黑暗的角落,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史铁生的母亲因为作者答应让她推出去看花而喜出望外,两个“一会儿”明显看出母亲高兴得手足无措,仅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而母亲竟然高兴到这种程度,足见儿子在他心中的地位之重,对儿子病的牵挂之深,可见儿子厌世轻生的念头对她折磨有多深。”
语文课老师深情地讲述着,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教室里弥漫着对母爱深深的敬意与感慨。老师的话语仿佛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唤醒了大家对亲情的珍视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