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云舟瞪大了眼睛,迅速翻开《琼雷合志》,在空白处疾书:“剑引雷音,鼓应天象,此乃山海共鸣之兆!”
若男则盯着鼓面,忽然惊呼:“你们看!鼓上的纹路在变!”
众人凝神望去,果然见鼓面的古老纹路在剑光映照下逐渐清晰,最终浮现出一幅完整的图案——琼州与雷州的地形图,中间以一道金线相连,恰如妈祖玉如意的轮廓!
李一收剑而立,长叹一声:“师弟当年……果然悟到了。”
荷花眸光闪动,轻声问道:“师伯,师父他……是否也曾在此舞剑?”
李一望向远方,语气深沉:“他不仅舞过剑,还在此鼓上留下了一道剑痕。”说着,他指向鼓面边缘一道几不可见的细纹,“这便是他的‘山海剑意’。”
夜色渐深,四人围坐在古观前的石阶上。若男从行囊中取出雷州米酒和琼州椰糕,笑道:“今日得见奇景,当浮一大白!”
蒲云舟举杯,感慨道:“此行不虚,当载入《琼雷合志》。”
李一望向星空,忽然道:“明日,我想去海边看看。”
荷花会意:“师伯是想寻‘剑’与‘海’的共鸣?”
李一微笑:“你师父曾说,剑有山海,海亦有剑。明日,我带你看看他当年的悟剑之处。”
翌日清晨,四人来到雷州最东端的“听涛崖”。崖下海浪拍岸,声如战鼓。李一立于崖边,长剑指海,竟以剑势引导潮汐节奏。渐渐地,海潮的涌动似乎与他的呼吸同步,浪花溅起的每一滴水珠都映着剑光。
若男看得入神,喃喃道:“这哪里是剑法……分明是‘御海之术’!”
蒲云舟奋笔疾书:“李一之剑,合山海之韵,通天地之灵。此等境界,当为琼雷武学开一新篇!”
回程时,荷花忽然郑重一礼:“师伯,弟子斗胆,请师伯将‘山海剑诀’留在雷州,以壮我铜鼓亲军!”
李一沉吟片刻,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此乃剑诀精要,今日赠予铜鼓亲军。不过——”他看向若男,难得露出一丝笑意,“若男姑娘的造船之术,可否也传我一二?我那师弟当年总说,剑与船,皆是‘破浪而行’之道。”
若男爽朗一笑:“师伯有命,岂敢不从!”
四人相视而笑。海风拂过,带着咸湿的气息,也带着琼雷大地新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