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沛然眼见情况不妙,心中暗自思忖:“若不趁此机会将段惠远等人一并拿下,日后恐怕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于是,他当机立断,下令将段惠远等人一并缉拿归案。
上官沛然深知,要想让段惠远等人认罪,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然而,他手中并没有这样的证据。于是,他心生一计,诬陷段惠远等人抢劫官盐。
面对上官沛然的恶意诬陷,段惠远等人自然是极力辩解。他们坚称自己从未参与过抢劫官盐之事,这完全是上官沛然的凭空捏造。然而,上官沛然根本不听他们的解释,反而对他们施以严刑拷打。
在严刑拷打之下,段惠远等人虽然痛苦不堪,但始终不肯屈服。他们坚信自己是清白的,绝对不能承认这莫须有的罪名。
然而,人的意志力毕竟是有限的。在经过长时间的折磨后,段惠远等人最终还是承受不住了,含冤招供了。
上官沛然见阴谋得逞,嘴角不由得浮现出一抹阴险的笑容。他心中暗喜:“这下好了,段惠远等人终于落入了我的手中。只要将此事上报朝廷,核准他们的死罪,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上官沛然迫不及待地将此事上报朝廷,并且急切地请求核准段惠远的死罪。他仿佛生怕夜长梦多,担心段惠远等人会翻供,或者朝廷会对这件事情进行重新调查。
在上报朝廷的奏折中,上官沛然详细地描述了段惠远等人的“罪行”,并且还厚颜无耻地为自己和下属捕头邀功请赏。他罗列了一大堆所谓的“功绩”,比如迅速破案、严惩罪犯等等,妄图借此获取更多的赏赐与升迁机会。
上官沛然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权力的强烈渴望以及对自身计划的盲目自信。他坚信,只要朝廷核准了段惠远的死罪,自己就一定能够飞黄腾达,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朝廷深知此类涉及盐铁的案件,关乎国家经济命脉,处理稍有不当,便可能引发民怨,甚至动摇国本。因此,朝廷对此类案件向来高度重视。通常的处理流程为先由地方官员进行初步调查,再上报中央,由专门机构进行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