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若真有几万座,那得多少人?”
话音落下,厅里安静得能听见火星子“哔剥”。
游击小队里那个最爱炸药的愣头青,突然“咕咚”一声咽了口唾沫,喃喃道:
“那……那俺能不能申请守第一座?
俺想天天看大炮喷火……”
一句话把众人都逗笑了。
“好。”
朱有建点头,
“马千户,朕允你回甘州召集人手,先去延安府待命。
不过别急着走,先在这儿学学火器使用——
将来在草原上,这东西可比刀枪管用。”
他心里暗自高兴:
边镇军户日子苦,早就听说了,这么一来,既解决了他们的生计,又能充实边防,真是一举两得。
马进山眼睛亮得像有火在烧,重重叩首:
“谢陛下!末将定不负厚望!”
朱有建目光转回孙守法,带着期许。
孙守法心中百感交集,他太清楚军户的苦了,皇帝这法子,是真把他们的难处放在了心上。
他深吸一口气,躬身道:
“陛下,末将愿为陛下分忧,也愿为军户们争个好前程。
只要朝廷真心待他们,这些汉子定会拼了命护大明周全!”
“好!”
朱有建朗声笑道,
“朕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大明的边疆,就靠你们这些忠勇之士撑起来了!”
议事厅里的气氛一下子热了起来,连空气都仿佛带着股振奋劲儿。
众人望着窗外的阳光,仿佛已经看到草原上牛羊成群,棱堡里炊烟袅袅,边疆再无烽火的日子——
那崭新的未来,正一步步朝大明走来。
朱有建也笑,却抬手压住笑声,目光灼灼:
“第一座堡,朕打算起名‘守法堡’。
孙将军,你给朕钉下去,也给自己钉下去。
十年后,朕要在堡顶给你立碑——
碑上写:
‘大明崇祯十八年,副总兵孙守法,率三千疲卒,复千里河套,自此北虏不敢南牧。’”
孙守法猛地抬头,眼里血丝炸开,像两团炽炭。
他忽然单膝跪地,声音嘶哑却稳得出奇:
“臣——领旨!”
那一刻,他脑子里不再嗡嗡作响。
他仿佛看见:
冬雪覆盖的草原上,一座黑色棱堡拔地而起,炮口吐出的火舌把夜空烧得通红;
堡下麦浪翻滚,屯丁的孩子追着风车跑,笑声顺着黄河飘进关内;
而更远的天际,鞑子的狼旗再也不敢越过那条火与铁铸成的地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