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郡主府因中秋灯火通明,却依旧幽静。
寻着声音到了府邸中央,一小湖中雅致的宫殿。
湖边楼帘下,隐约可见几个年轻女子在弹奏歌唱。
苏小楼轻身落到一侧。
这时音唱停了下来。
只听一个妙龄少女的声音:“姑妈,茵儿唱得怎么样?”
“还得多练习,身子骨偏弱,中气不足……咳……咳。”
苍老的声音中,是那魂牵梦绕的熟悉之音。
苏小楼心颤起来,差点控制不住现了身影,唤声‘挽歌!’。
又听得那妙龄少女‘嗯’一声后,另外一个少女道:“姑妈,上次您答应给我和茵儿讲,文南岛青玉案-会文端午。那句: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真让人好生向往!”
半躺在卧榻上的徐挽歌,虽年逾七十,兴许是修炼功法原因,却如同五六十岁的人一般,脸上虽有苍老之色,却并无太多的皱纹。
她闻言,微笑了一下,溺爱的摸了摸那少女的头,道:“好好好,姑妈就遂了你俩的心愿。”
说着,徐挽歌面色陷入了回忆之中,口中娓娓道来,从挽风阁那场刺杀开始讲起。
……
苏小楼在窗外听得入神。
说到文南岛文会后的灾变,徐挽歌停顿了一下,省略了过去。
只是说到木南镇城隍庙旁,梨花树下的诀别,她两行清泪控制不住滑了下来。
“姑妈,你怎么哭了?”听得痴痴的两个少女急忙问道。
“姑妈应景生情罢了,无事!”
“这清玉小姐做了什么呢?苏公子为何一定要离开她?”
“是啊,是啊,姑妈可知道?”
面对两个少女期待的目光,徐挽歌默而不语,最后摇了摇头。
清玉与苏公子。
窗外的苏小楼心里深深叹息。
“姑妈会唱这首《春庭雪》吗?”
徐挽歌坐起身来,来了些兴致:“茵儿,你去将琴取来!”
一曲古琴中的春庭雪从房中飞出,熟悉的声音没有变过。
不仅有两个少女听得如痴如醉,窗外之人闻曲也失神心如刀绞。
这一世太漫长却止步咫尺天涯间,是啊,咫尺之间。
人生有太多的意难平,梨花要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