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逸尘刚放下电话,指尖在桌沿轻敲了两下,抬头看见洛倾颜抱着文件夹从走廊走来,脚步轻快得像踩着风。
“万象城那边确认了,展台电力和收音阵列都没问题。”她把文件夹递过去,顺手从包里抽出那支古朴的钢笔,笔身在日光灯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水晶一晃,像是被什么轻轻拨动了一下。
他翻开文件,眉头微动:“运输呢?‘回音屋’的模块化组件体积不小,得确保按时进场。”
“正要跟你说这个。”她拉过椅子坐下,“宣传铺开了,产品命名也定了,接下来最要紧的是——货得跟上。”
他抬眼,两人视线一碰,心照不宣。
再动人的情感故事,再精准的市场定位,若新品上市那天货架空着,一切归零。
洛倾颜和顾逸尘当天下午就出发,一家家拜访核心供应商。
第一家是做声学模块的厂,老板姓陈,五十来岁,习惯性搓着手,说话慢条斯理:“顾总,你们这产品我看了,技术是真新颖。可生产线得重新调校,模具要改,良品率初期难保,我这边担的风险不小啊。”
顾逸尘没急着反驳,而是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资料,推到对方面前:“这是我们和三家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预评估报告,还有预售意向数据。如果合作顺利,未来三年订单量我们承诺不低于当前产能的百分之一百二十。”
陈老板翻了几页,眼神渐渐亮了。
洛倾颜适时接话:“我们不是要您孤注一掷,而是想一起把这块市场做起来。您这边的技术积累,配上我们的渠道和品牌势能,将来不只供应我们,还能接海外订单。”
她说话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帽。
水晶微微一亮。
不是因为顾逸尘说了什么动人的话,而是她看着他谈合作时那种沉稳又坚定的神情,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这个人,从不靠压人来成事,而是让人愿意跟他一起走。
陈老板终于点头:“行,我让技术组明天就对接你们的工程师。”
走出厂门时,阳光正好。顾逸尘侧头看她:“你刚才一直在转笔。”
“有吗?”她低头一看,笔帽已被她旋了三圈。
“是不是……又感应到什么了?”
她笑了:“感应到你特别帅。”
他一愣,随即无奈摇头:“油嘴滑舌。”
她没说是爱意让水晶亮了,只把笔小心收进内袋,像藏起一颗悄悄跳动的心。
第二家是做外壳注塑的供应商,态度却截然不同。
负责人年轻,戴着眼镜,语气干脆:“洛小姐,我们不是不合作,而是你们的交付周期太紧。我们现有排期已经满到两个月后,临时插单,其他客户会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