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朗诵,这是打瞌睡。”辣椒炸弹吐槽。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林小萌还特意安排了一些“文化体验课”,比如舞蹈、绘画、乐器演奏等等。他还请来了几位跨界艺术家——包括一只会拉小提琴的豌豆射手,和一个能把鼓点敲得比心跳还准的铁桶僵尸。
“这些课程不仅能提升艺术素养,还能促进植物和僵尸之间的感情。”林小萌站在讲台上总结道,“毕竟,艺术没有种族之分,只有高低之别。”
“老板,你这话听起来有点问题。”辣椒炸弹嘀咕。
“反正意思到了就行。”林小萌摆摆手。
场地方面,他们把一些废弃的工厂、空旷的广场改造成临时文化中心,挂上彩灯,铺上地毯,甚至还搬来了一堆会发光的蒲公英当装饰。
“这地方以前是用来存放腐烂番茄的。”一位南瓜工程师看着焕然一新的大厅感慨,“现在居然变成了画廊。”
“这就是文化的魔力。”林小萌得意洋洋。
随着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有人开始写诗,有人尝试雕塑,还有人排练话剧——虽然演员全是僵尸,台词也都是“嗯嗯啊啊”之类的。
“这剧情我完全看不懂。”辣椒炸弹坐在观众席上嘟囔。
“没关系,看得开心就好。”林小萌一边啃着爆米花一边说。
最让人惊喜的是,一位老者在街头讲述了一个古老的故事,据说很久以前,绿植界也曾有过辉煌的文化时代,只是后来因为战争而中断。
“也许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重拾那段被遗忘的历史。”林小萌听完后若有所思。
与此同时,植物和僵尸之间的合作也逐渐展开。林小萌专门组织了几场“跨族群创作工作坊”,鼓励双方共同完成艺术作品。
“一开始确实有点尴尬。”辣椒炸弹回忆道,“有个僵尸想画花,结果画成了骨头;有个向日葵想雕刻,结果雕出了个墓碑。”
“但后来大家都找到了融合的方式。”林小萌笑着说,“比如用藤蔓编织骨架,再用花瓣点缀,就成了‘生命之树’;或者用机械零件拼接成雕像,表达‘自然与科技的共生’。”
在培训课程上,一位年轻的僵尸学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音波控制植物生长,形成动态雕塑。
“这个创意太棒了!”林小萌当场决定把他调到科研组,“说不定以后我们能搞个‘音乐种植园’。”
作品展示阶段更是热闹非凡。他们在多个区域搭建了临时展览馆,按类型分类展示各种艺术成果。从绘画到雕塑,从摄影到行为艺术,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