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换成了灵竹木板,刻痕之间,深浅各不相同,在绘符之时,符线呈现出扭曲的状态。其成功率,还不足30%。
在第三版中,他首先于符纸上,轻轻地抹上一层那种用妖兽骨粉精心调制而成的“导灵底墨”,接下来借助模板仔细地勾勒主纹。
看似可行,但封符阶段频繁出现能量逆冲。
林烁微微皱起眉头,缓缓翻开《符材灵性论》的一卷此时他忽然有所领悟:“模板一定要有灵气的亲和性,并且在绘制的时候,其结构不能发生变形。”
最终他选择用“风银丝网”作为模板框架,铺设于灵纸上,可导灵、稳定、柔韧。
“成功率提升到82%,但还不够
他在笔记中记下:灵符模板,等于导灵性与形态稳定性的相加,以及图纹精度,这三者缺一不可。
“继续改
一周后制造堂内多出一排奇怪的长条木架。
“这不是晾衣服的吗?”三师兄围着木架转圈
“不,是符纸夹具。”林烁一边调试,一边解释
每个夹具上,能固定10张,统一规格的符纸。在其上方,是一个滑轨臂,挂着特制的“三管符笔”——这种笔能够一次性绘制三条符纹。
林烁用轻灵术操控滑轨,开始演示:
第一步结构绘制:滑轨带动符笔,在十张符纸主干线上来回滑动,主纹完成。
第二步灵气注入:由符纸下方的灵石盒缓慢释放灵气,通过微型聚灵阵引导入纸。
第三步封符闭合:人手完成封印咒文,固定灵气。
叶若水凑近看:“一次十张,只花二十分钟?”
“没错。”林烁点头,“理论上,日产能可达两百张
柳云依尝试着操控符笔,(此间稍微显得有一些生涩:“这东西还蛮注重手感哩。”
三师兄:“那我能不能做个喷火符笔?一笔烧十张!”
众人:“……闭嘴。”
随着产能提升,林烁发现新问题。
一批批灵符送检之际,其威力相较于传统手工绘符而言,下降了15%-20%。尽管仍处于合格线之上,不过差距却是颇为明显的。
“症结在灵气注入。”他调出数据:“批量注入无法精准控制层次
他调整了第二道工序,从“整体灌注”改成为“三段式递进灌注”,每层符文,引导着不同波段的灵气浓度,以此来模拟“自然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