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5 月的证券营业部像个沸腾的菜市场,大屏幕上的红色涨停潮晃得人眼晕。崔琰无意坐大户室,反而坐在大厅角落的位置上。李桐这几天在家陪两个娃,亮娃马上就要上幼儿园,时间过的真快!崔琰被李桐推着去营业部走走看看,怕他在家憋的郁闷。
手里捏着茅台的资料,耳边是此起彼伏的暴富宣言。“我买的乐视网又涨停了!这月翻倍了!”“王老师推荐的一带一路概念股太牛了,三天 20 个点!” 散户们唾沫横飞地讨论着 K 线图,没人注意到角落里这个守着白酒股的 “老古董”。
“崔总还在看茅台啊?” 老刘端着刚泡的枸杞茶凑过来,脖子上挂着的金链子随着他的动作晃悠,“你这茅台这个月才涨 20%,看看我手里的东方财富,都翻三倍了!不是我说你,这牛市就得追热点,守着死股能赚到钱?” 他点开账户给崔琰看,持仓里全是创业板股票,绿油油的亏损早已被红彤彤的盈利覆盖。
崔琰抬头笑了笑,指着年报上的现金流数据:“茅台一季度净利润 83 亿,经营现金流 95 亿,这种基本面踏实。” 话没说完就被旁边的张总打断:“现在谁还看基本面?资金在哪热点就在哪!你看那全通教育,亏损股都能涨到 400 块,茅台才 200 多,早就跟不上时代了。” 营业部里哄堂大笑,有人喊:“崔总这是江郎才尽了吧?当年炒格力的威风去哪了?”
这种嘲讽从春节后就没断过。随着牛市行情愈演愈烈,券商开户数屡创新高,连小区门口卖菜的大妈都在讨论 “杠杆配资”。崔琰的茅台股票在 2015 年初涨到 200 元后就停滞不前,而同期创业板指涨了 120%,随便一只题材股都能轻松翻倍。之前佩服他的散户开始动摇,有人说:“崔琰老了,玩不转新行情了”,还有人说:“价值投资在大牛市就是笑话”。
最让崔琰无奈的是圈内人的议论。省城的投资交流会原本邀请他做分享,临开场却被主办方告知:“崔总您还是聊聊价值投资吧,实战分析环节让新的方老师上,他最近推荐的股票翻倍了,人气高。” 会上,当方老师唾沫横飞地讲着 “互联网 +” 的万亿市值梦时,崔琰之前邮箱发过来的的茅台行业分析 PPT 根本没人看,大家都在嘴里嘀咕:“都什么年代了还讲白酒,早就被时代淘汰了。”
李桐看他闷闷不乐,周末拉他去公园散心。“别往心里去,你当初买格力不也被人笑过?” 她递过一瓶水,“现在市场太疯狂了,就像你说的,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崔琰望着湖面倒映的柳树:“我不是在意别人怎么说,是担心那些加杠杆追热点的散户,他们根本不知道风险在哪。” 他手机里还存着 2008 年股灾的 K 线图,每次看到营业部里兴奋的新面孔,就想起当年那些爆仓的投资者。
进入五月,狂热的市场,让崔琰内心越发平静。反而更想去营业部看,狂热期投资者各种疯狂的面孔,时刻提醒自己冷静面对。
崔琰在大户室,将持仓格力所有账户打开,用拖拉机的形式打开。分三个时间段均价63.22全部仓位出清。
自己的3000万成本价 16.66 元的格力,持仓三年零6个月,最终均价 63 元平仓,单只股票盈利正好 8323 万。加上三年多分红,总计盈利估计超9000万。他在笔记本上写下 “格力止盈完成”,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喧闹的大厅里显得格外清晰。加上几年分红
“小崔,账户的格力清完了?” 陈老的电话及时到来,估计是看到短信最后一笔反馈的成交记录。
崔琰把自己整理的单叠好:“市场疯狂,先把大幅盈利的清仓,先看看市场,格力现在估值不跌,不算得便宜。恭喜陈叔账户上2000万了。茅台的持仓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