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能要人家红包。” 崔琰喝了口茶,暖意从喉咙淌到心里,“投资哪有什么神操作,就是守住常识。你看格力半年报里写的,空调内销市场份额涨到 35%,海外收入增了 40%,这种公司跌下来,不是风险是机会。” 他打开股票软件,格力的 K 线图在一片绿色的大盘里,像条倔强的阳线,“那些跟着我买的,不是信我,是信‘业绩好、估值低’的硬道理。”
正说着,电脑右下角弹出消息提示:格力电器公告,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28%,海外营收突破百亿。股价在盘后竞价中跳涨 1%,稳稳站在 22 元上方。
“你看,市场再慌,也不会亏待踏实做事的公司。” 崔琰指着屏幕对李桐笑,“就像咱过日子,只要心齐,再难的坎儿都能迈过去。”
窗外的雨渐渐停了,天边透出淡淡的光。崔琰关掉交易软件,把手机揣进兜里:“咱们带小孩去吃你心心念念的餐馆去”
李桐笑着挽住他的胳膊:“还是你想得周到。不过说真的,你这‘不在省城却影响省城资金,住县城却被北京价投佩服’的本事,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崔琰捏了捏她的手心,眼里的光比 K 线图上的阳线还亮:“厉害啥,不过是守住了该守的 —— 好公司,好生活,还有身边的你。” 衣柜里的婚纱静静躺着,像藏着一个关于坚守的秘密,无论是投资还是爱情,真正的光芒,总在风雨过后愈发清晰。
2012年下半年的资本寒冬里,崔琰三年前的一段访谈突然在投资论坛爆火。视频里年轻的他说:"好公司是穿越周期的船,而现金流就是救生艇。"此时格力股价已较他成本价上涨45%,但那些曾质疑"全仓押注"的人发现:
崔琰实际始终保留着40%现金仓位
通过股指期货策略对冲了部分风险
格力股价估值合理,继续持仓。股息到位后可继续买入股价,循环操作。
某个夜晚,省城最大的投资峰会上,一个老板在季度策略会上对着全体员工说:"我们要学的不是崔琰买什么,而是他什么时候买、买多少、什么时候不买。"背后大屏显示着他们刚以26元追高买入的格力电器,而此时崔琰的持仓成本依然定格在16.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