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正院已经发下玉牒,朱元璋在玉牒里为各子侄赐下二十字的字辈。
长子太子朱标家: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二子秦王朱塽家: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三子晋王朱棡家: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四子燕王朱棣家: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
当值太监捧来新修的玉牒,他看见自己的名字旁写着"朱栒,英王",墨迹未干,却已被刻进皇族血脉。
朱文正看了看自己的玉牒: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
顾小曼生的那个庶长子朱铁柱,已被更名朱赞煊,但并未立为世子。
在原本历史时空中,这位朱文正独子名叫朱守谦,这套为朱文正编好的字辈给了他。
原本的朱文正作死被废,朱元璋为弥补朱文正被废黜的遗憾,破例封朱守谦为靖江王。
虽为郡王,但其封地桂林战略地位显赫,朱元璋亲谕“慎固边境,翼卫皇室”,并赋予与诸皇子等同的护卫甲兵、采禄赏赐。
朱元璋还在桂林独秀峰下耗资修建靖江王府,规模宏大,“立宫宇庙社数百间,外以高城周垣相护”,现存遗址为广西重要文化遗产。
真的不错,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朱守谦15岁就藩后迅速堕落,强征民财、勒索赋税,导致“国人苦之”,沉迷酒色,“狎比小人,性情乖戾”,王府官员仗势欺压地方官。
就算这样,朱元璋仍未放弃这个侄孙,曾多次尝试挽救,洪武十三年,因暴政被召回南京,朱元璋怒而废其为庶人,使居凤阳力田,希望他知稼穑艰难而思所以保富贵也。
洪武二十年复爵镇守云南,仍不改恶行,最终被囚禁南京至死。
朱守谦被废后由其嫡子继位,此后靖江王代代相传。
直到南明永历四年,孔有德率清兵攻入桂林,靖江王国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