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选股的时候未来估计也要调整思路,未来国家可能也会发展出自己的“洛杉矶湖人队”。
但现在就不用太着急,毕竟30万以上的豪华车市场接近6000-9000亿的市场份额,这个市场替代掉,大概率还会形成一到两个类似赛力斯这种标志性的车企。
关于车企,马特贝搜集完车企大佬的言论之后,再去查了一下这些车企的毛利率,果然燃油车企的毛利率都在向下走。
燃油车会不会首先在国内车市退场?会怎么退场?这个从汽车周销量的变化中估计会看到信号,这种历史性的技术迭代不可能靠一些明里暗里的非正常手段就能逆转,最终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是降价的问题,难道在燃油车行业里没有么?今年燃油车的降价促销一点不比新能车的动作小。
技术迭代形成的竞争,靠竞价是解决不了的,例如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光是摄像头未来的产能大部分都被他们签了,比亚迪这次降价主要的车型都是智驾车型,不说燃油车,新势力车企可能都不知道怎么破。
而对于燃油车,尤其那些早期发展的比较好的,当销量出现萎缩的时候,原有的产能会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形成很大的影响,这个注意观察年报的毛利率变化就知道。
像上海汽车、广汽集团、长城汽车这些原来业绩都算可以,但燃油车占比较高的上市公司就是反向指标,他们在燃油车部分的毛利率如果出现异动,可能就是整个行业燃油车进入崩盘的信号,因为头部企业都扛不住,下面的只能更惨,而且类似吉利这种体量越大的,可能反而伤的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