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越轻笑出声。
昭阳公主十四岁时,已经能用他设计的零件组装出射程超三百步的连弩。
如今数年过去,当年摆弄机括的小女孩,已能不动声色地将反对她的大臣逐个清除。
雨滴打船篷上,滴答声响中,驿丞送来加急文书。
秦晔看完递给池越:“昭阳处置了礼部两个老顽固,罪名是私藏禁书。”
他眼中闪过欣慰,“她比朕想象得更快。”
接下来的行程中,每到一处,秦晔都会有意无意提及昭阳公主。
那些官员揣摩着秦晔的心意,个个争先恐后地表忠心,表支持。
“真是讽刺。”某夜在驿站,秦晔忍不住道,“昭阳初掌兵部时,这些人可没少上书反对女子干政。”
池越正在灯下替他批阅文书,闻言笔锋一顿,笑了笑:“李尚书、王侍郎、陈都督,当年反对最厉害的那几位,如今何在?”
秦晔弯起眼笑了笑,秦意深得他们二人的真传。
李尚书因"年迈多病"致仕还乡;王侍郎在去年科举案中被查出受贿,流放岭南;陈都督更是在边关"意外"坠马而亡...
朝廷从来不缺人才。
走了一个尚书,马上有十个侍郎等着补缺。
对于上位者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谁的才华能为他所用。
船行至江州时,遭遇暴雨。
秦晔站在檐下看雨幕如织,忽然道:“仲明可还记得,意儿初入吏部时的情形?”
池越回忆道:“那时多少大臣以'牝鸡司晨'为由反对,是陛下力排众议,支持公主参与官员考核。”
秦晔目光悠远,“这几年来,我故意让她接触最棘手的政务——治理黄河水患、整顿边关军务、改革科举取士...每一件她都做得很好。”
池越握住他的手,了然地眨了眨眼。
秦意通过了他的考核,自然应该得到相应的奖励。
这不是普通的巡视,而是在新君即位前,最后一次清扫地方和朝堂
他们的行程并不快,处理完政事,两人还会一起微服出行,游览山水。
打听到了之前同僚的下场,地方上的官员在他们来时都表现的十分恭谨。
秦晔试探他们对昭阳公主继位的看法,一个个也是忙不迭地表示全听陛下吩咐,恨不得上一封劝进表来证明自己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