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边有没有关于‘双环星纹’的记录?”我在通讯频道里问她。
“你说的是那种古老的农耕仪式图腾?”她的声音从另一端传来,背景有些杂音,“我记得小时候听老人讲过,说那是很久以前几个部族联合种田时留下的标志,象征土地共享、资源共享。”
“你能帮我找一些相关的实物或影像资料吗?”
“行,我这就去村口的老祠堂翻翻看,那里还有一些祖上传下来的布帛和陶片。”
挂断通讯后,我打开系统界面,调出“文化资源解锁”页面,尝试搜索“双环星纹”。
结果却让我意外——没有任何直接匹配的信息,但系统提示我可尝试输入相关关键词进行联想查询。
我试着输入“联盟”“共享”“农业合作”,终于跳出一条线索:
【远古星环联盟】
一段消失于星际史册的合作组织,据传曾连接多个农业星球,致力于技术与文化的共同繁荣。联盟核心信物为一枚双环星徽,象征平等与互助。
我盯着屏幕,心中隐隐有种预感。
或许,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文化节筹备,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寻根。
——
两天后,我亲自前往两颗偏远星球,分别是“绿洲-12”和“霜岩-7”。这两个星球的居民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他们对外界的文化活动兴趣不大,认为那些都是富足星球才有的奢侈。
我没有试图说服他们,而是选择用镜头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
在绿洲-12,我拍摄了一位老妇人用传统方法编织草席的画面。她的动作娴熟而缓慢,每一道经纬线都承载着家族的记忆。
在霜岩-7,我拍下一队年轻人围坐在火堆旁吟唱古老的劳动号子。他们的歌声穿透寒风,回荡在山谷之间。
我把这些片段剪辑成短片,配上简洁的文字说明,并上传到星际网络平台。
短短一天内,播放量就突破百万。
评论区热闹非凡,有人惊叹于这些星球依然保留的传统技艺,也有人呼吁给予这些边缘星球更多关注和支持。
很快,原本拒绝参会的代表纷纷改口,表示愿意出席文化节。
我松了口气,同时注意到其中一段视频里,那位绿洲-12的老妇人颈间挂着一条项链,吊坠正是那个熟悉的双环星纹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