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力量和对抗的提升是为苏哲这辆超级跑车更换了装甲底盘,那么接下来,技术训练师德鲁·汉伦要做的,就是为这辆跑车升级它的武器系统。
在解决了身体对抗这个最大的短板之后,特训的重心,开始向个人技术的精细化打磨转移。
德鲁·汉伦的核心理念是:不要试图让球员成为一个让球员成为一个全能但平庸的人,而是要将他最擅长的武器,打磨到极致,使其成为无法被防守的大杀器。
苏哲的武器库里,有两招最具代表性,也是他在NBA安身立命的根本。
第一招,是师从特雷西·麦克格雷迪的招牌干拔跳投。凭借出色的身高臂展和惊人的弹速,苏哲的干拔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威力。但德鲁·汉伦认为,还不够。
“苏,你的干拔,优点是快、高、突然。”德鲁一边播放着麦迪的比赛录像,一边对苏哲说道,“但缺点是,稳定性不足,尤其是在体能下降或者遭遇强干扰时。你看麦迪,他的干拔之所以无解,不仅仅是因为天赋,更在于他对身体的控制和投篮节奏的把握,已经达到了化境。”
德鲁将画面定格在麦迪一次经典的干拔瞬间。
“看他的出手点,永远保持在最高点。看他的身体,在空中几乎没有一丝多余的晃动,从起跳到出手,如丝般顺滑。而你,有时候在空中会有一个细微的‘挺腰’动作,这会影响你的投篮稳定性。”
于是,针对性的训练开始了。
德鲁在球场的不同位置摆放了标志桶,要求苏哲进行高强度的折返跑,在跑到指定位置时,立刻接球,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干拔出手。这是为了模拟比赛中体能下降后的投篮。
训练中,德鲁会不断地大声提醒:“核心收紧!不要挺腰!用手腕和手指去感受球!节奏!找到你的节奏!”
除此之外,德鲁还会用一个长长的干扰棒,在苏哲出手时,疯狂地进行干扰,模拟防守者的长臂。苏哲必须学会在强干扰下,依旧保持投篮姿势不变形。
每天,苏哲都要在这种高强度的模拟环境下,完成至少五百次干拔跳投。起初,他的命中率很不稳定,尤其是在疲劳状态下,更是起伏不定。
但他没有气馁,只是不知疲倦地重复着。他将每一次投篮,都想象成总决赛的关键一投。汗水顺着他的下巴滴落在地板上,摔成一朵朵小小的水花。
渐渐地,量变引起了质变。
他的身体开始形成肌肉记忆。他不再需要刻意去想“核心收紧”,这一切都变成了本能。他的出手变得更加柔和,弧线更加稳定。即使在连续十次折返跑后,他的干拔依旧能保持极高的命中率。
“漂亮!”当苏哲在一次极限干扰下,依旧稳稳命中一记三分干拔后,德鲁·"汉伦忍不住鼓掌,“现在的你,才真正有了几分T-Mac的神韵。你的干拔,已经从一个‘武器’,进化成了一个‘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