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中旬
与艾弗森的对决,像是一剂强心针,注入了苏哲的身体和灵魂。他带着这份来自偶像的激励,和达拉斯小牛队一起,投入到了常规赛末段最紧张激烈的冲刺阶段。
此时的西部联盟,季后赛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菲尼克斯太阳队在纳什的带领下,以摧枯拉朽的“7秒或更少”进攻席卷联盟,早早锁定了西部第一的宝座。而紧随其后的,便是圣安东尼奥马刺队,这支拥有GDP组合的老牌劲旅,一如既往地稳定而强大。
达拉斯小牛队,则与休斯顿火箭、西雅图超音速等队,为了西部第三、第四的有利位置展开了殊死搏斗。所有人都清楚,一个更高的排名,意味着在季后赛首轮乃至次轮,能够避开马刺或太阳这样的夺冠大热门,并且拥有至关重要的主场优势。
因此,常规赛剩下的每一场比赛,都如同季后赛的抢七大战,不容有失。
“先生们,看看这个排名!”埃弗里·约翰逊在训练馆里,用红色的马克笔指着墙上的西部联盟排名表,“我们现在是第四,但只领先第五的火箭队一个胜场!任何一场失利,都可能让我们掉下去!你们想在季后赛第一轮就去圣安东尼奥或者菲尼克斯打客场吗?”
“不想!”球员们齐声怒吼,声音在训练馆里回荡。
“那就给我打起精神来!从防守做起,每一次卡位,每一次轮转,都给我做到极致!进攻端,分享球,找到最好的机会!我们要用一波连胜,告诉所有人,达拉斯已经为季后赛做好了准备!”
球队的氛围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张和专注。训练场上,球员们的对抗强度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每一次攻防都充满了火药味。诺维茨基以身作则,在训练中不知疲倦地奔跑、投篮;芬利和特里这些老将,则不断地用言语和行动激励着年轻球员。
苏哲也完全融入了这股冲刺的洪流。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是开始在攻防两端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对阵丹佛掘金,那支拥有卡梅隆·安东尼、安德烈·米勒和肯扬·马丁的青年军。安东尼的进攻火力极为凶猛,苏哲在防守端与芬利一起,对他进行了疯狂的夹击和消耗。而在进攻端,他则利用掘金队相对薄弱的外线防守,频频发炮。全场比赛,他命中5记三分球,砍下21分,帮助球队在丹佛的高原主场,啃下了一场硬仗。
赛后,国内媒体用高原射手!苏哲五记三分射落掘金!为标题,报道了这场关键的胜利。球迷们兴奋地讨论着:“太关键了!这场赢了,排名就稳住了!”“苏哲现在真是大场面先生,越是关键的比赛打得越好!”
紧接着,背靠背客场挑战休斯顿火箭。这是一场价值连城的卡位战,胜者将直接在排名上压过对手。2005年的火箭,拥有大姚和特雷西·麦克格雷迪的姚麦组合,实力强劲,是华夏球迷除了小牛之外最关注的球队。
这场“华夏德比”,吸引了全华夏亿万球迷的目光。
比赛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窒息的节奏。大姚在内线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无论是丹皮尔还是替补的布拉德利,都无法限制他的得分。而麦迪,则用他那销魂的干拔跳投,一次次撕开小牛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