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随即入城,安民点库。他践行诺言,厚待华歆,表奏其为议郎,礼送回邺城(实为尊养起来)。对豫章原有官吏,除少数劣迹昭彰者罢黜外,大多留任原职或量才升迁,迅速稳定了局面。程普攻克建昌之功,获厚赏,其威名更盛。彭泽、鄱阳、海昏、艾县等重镇,在豪强首领及地方官吏的带领下,纷纷遣使至南昌,献上印信图籍,正式归附。
豫章归附,大局已定,但孙策的目光并未止步于城池与平原。他的视线,投向了豫章南部、东部以及与会稽、临海(时属会稽,后分置)接壤的连绵群山——那里,是山越的世代家园。
山越,百越后裔,依山险而居,民风彪悍,部落林立。他们时而归顺朝廷,纳贡称臣;时而又因官府压迫或自身劫掠习性,下山袭扰郡县,焚烧聚落,劫掠财货人口,成为江东腹地长久以来的心腹之患。欲真正安定豫章,稳固江东大后方,并为将来开发临海、建安铺路,山越问题,必须解决!
南昌郡守府,新的战略会议召开。
“山越之患,如附骨之疽,不可不除。”孙策环视麾下文武,语气坚决,“然其依仗山险,来去如风,剿之不易,抚之难安。公瑾,贺齐,尔等久在江南,与山越周旋,可有良策?”
周瑜沉吟道:“伯符,山越非铁板一块。其部落众多,互不统属,彼此间亦有仇怨。可效仿‘以夷制夷’之策,分化瓦解,剿抚并用!对桀骜不驯、屡次下山为祸之大部落,当以重兵剿灭,擒其酋首,震慑诸蛮!对可招抚之中小部落,则施以恩义,赐予盐铁、布帛,许其自治,授其酋豪官职,编其精壮入军(如‘山越兵’),为我所用!同时,择险要处筑城屯田,步步为营,挤压其生存空间,迫使其最终归化!”
骁将贺齐(吴郡南部山越克星)抱拳道:“主公,军师所言极是!末将补充一点:欲平山越,需用精兵,更需熟悉山地之战法!末将请命,愿率本部精兵,并挑选善走山路、攀援之勇士,深入豫章、会稽南部山区!一面清剿顽抗之越寇,一面招抚愿归化之部族!请主公拨予钱粮、布帛、盐铁,以为招抚之资!”
孙策点头:“善!就依公瑾、贺齐之策!贺齐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