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常匠头,你尽快组织人手,把石柱子准备好。另外,抓紧让您的瓦匠去砖厂集合。”秦文嘱咐道。
常彩点头应承:“东家放心,我这就去安排。石柱子的事情,我保证不会耽误。”
“现在没有马车,你也安排人过去砖厂背砖,回来砌砖炉。”
“要多少人?”常彩问道。
“所有人都去吧,这座砖厂最起码有七八里,一来一回估计天也黑了,每家都要砌砖炉。”
“那我这就去安排。”常彩说完秦文和刘泉也站起身来,先去砖厂等候。
砖厂已经出了一次砖了,丁君澜说质量不错,已经开始烧制第二窑了, 应该也快出窑了。
秦文和刘泉到砖窑的时候,正赶上开窑,江秋在窑门上挂上红布,点上三炷香敬天神,敬土地。
随着仪式结束,有人大喊:“开...窑。”
随着一声令下,两个壮汉抡起大锤,砸向窑门。
没多会的工夫,窑门就被清理出来,露出了里边乌青色的砖。有些还冒着热气。
那个年代,老百姓不能用红砖,所有的砖在烧制好后,都会加水急速冷却,让砖变成乌青色。
秦文远处看着砖厂的工人忙碌地在各个窑口推出一车车的砖码放在旁边的空地上。
砖块被一车车地推出来,工人们汗流浃背,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秦文和刘泉走上前去,仔细观察着这些乌青色的砖块。它们棱角分明,质地坚实,显然烧制得相当成功。
“确实不错,看来你们的工艺越来越成熟了。”秦文拿着一块砖说道。
此时江秋检查着每一车砖,秦文走过去说道:“江秋,这是第几窑了?”
江秋一愣,回头一看,“东家,你怎么来了,这是第二次烧。”
秦文一看江秋还穿着单衣,关心地问道,“你这不冷吗?”
江秋低头不看,说道:“东家,不冷,砖是热的。”
秦文走过来,也发现,这边的温度明显比其他的地方高不少,地上也没有积雪。
“这些砖坯还能烧几窑?”秦文看着那一排排的砖坯问道。
“东家,这些能最少还要两个月吧,秋季的时候突击做了一些,就是为了冬季不停工。”
江秋一边回答,一边拿起一块砖仔细检查,确保没有瑕疵。秦文点了点头,对江秋的敬业精神表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