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会议上的那场惊艳亮相,如同在林晚星原本就已经足够耀眼的人生履历上,又镶嵌了一颗更加璀璨的钻石,让她在国际学术界的名声,也开始悄然打响。
会议结束后,不少与会的专家学者都主动找到林晚星和安德森教授,对她们的研究成果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希望能与她们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甚至还有几家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编辑,在听取了她们的演讲后,也向她们发出了约稿邀请,希望她们能将研究成果整理成规范的学术论文,投稿到他们的期刊上。
【哇塞!这是要直接在国际顶刊上发的节奏吗?】
【主播也太牛逼了吧!这简直是坐着火箭往上飞啊!】
【学神CP!一个在国内搞国家级重点项目,一个在国外发国际顶刊论文!这才是真正的强强联合,顶峰相见啊!】
【我宣布!林晚星就是我心中唯一的学术女神!】
林晚星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橄榄枝和约稿邀请,自然是惊喜不已,但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她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虽然得到了一些初步的认可,但距离真正达到国际顶尖期刊的发表标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她还需要在安德森教授的指导下,对模型进行更深入的优化,对数据进行更严谨的分析,对论文进行更细致的打磨……
这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充满了各种未知的挑战和困难。
但林晚星,早已不是以前那个遇到困难就会轻易退缩的小女孩了。
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儿,以及对学术研究的纯粹热爱,让她在面对这些挑战时,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和一丝丝的兴奋?
毕竟,能有机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顶尖的学术期刊上,与全球最优秀的学者们进行交流和碰撞,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和自豪的事情啊!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林晚星几乎将所有的课余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这篇“顶刊论文”的修改和完善之中。
她和安德森教授以及团队的其他成员们一起,一遍又一遍地讨论和修改着论文的框架、思路、以及每一个细枝末节。
她会为了一个数据的准确性,而通宵达旦地清洗和整理海量的原始数据;
她会为了一个模型的优化,而废寝忘食地学习和尝试各种新的算法和技术;
她更会为了一个观点的严谨性,而翻阅无数的文献资料,进行反复的推敲和论证……
这个过程,无疑是枯燥乏味,甚至有些令人绝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