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接下来我们要展示的,将彻底改变人类进入太空的方式。"马斯克站在星舰发布会的巨型全息投影前,银色的光效在他身后流淌成星河。台下的媒体记者们突然躁动起来,此起彼伏的快门声像暴雨前的蝉鸣。
我攥着录音笔的手心沁出汗,这是我第三次以科技专栏作家的身份参加SpaceX发布会。但今天的氛围明显不同——三天前,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张模糊的概念图,配文只有简单的三个词:全球基站网络。
"早在十三世纪,蒙古帝国的驿站系统就向世界展示了连接的力量。"马斯克突然举起一根碳纤维材质的细长模型,在聚光灯下折射出冷冽的光,"他们用马匹构建了横跨欧亚大陆的信息通道,而我们,要用激光和碳纳米管搭建通往太空的桥梁。"
现场一片哗然。我注意到前排某军工企业代表猛地坐直身体,西装领口渗出深色汗渍。这个被称作"太空电梯"的概念并非新鲜事物,但马斯克提到的"全球基站网络",显然不是简单的垂直运输系统。
"想象一下,当每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激光发射基站,它们通过量子通信网络实时校准,形成一张包裹地球的能量网。"马斯克身后的全息投影切换成动态演示,无数红色光点在地球表面闪烁,最终汇聚成一条金色光柱直冲云霄,"货物不再需要笨重的火箭推进,我们只需要把它放在电磁轨道上,然后......"他打了个响指,"嗖!就像成吉思汗的箭,直奔太空。"
我的笔尖在采访本上飞速滑动,突然听到后排传来压抑的惊呼。扭头望去,几个亚洲面孔的工程师正在激烈争论,其中一人的平板电脑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公式正在疯狂滚动。
散场后,我在VIP休息室堵住了马斯克的首席技术官彼得。他摘下金丝眼镜,揉着眉心苦笑:"这个构想早在五年前就开始论证,但能源传输的损耗问题一直卡在93%。直到上个月,我们意外发现......"他突然住口,眼神警惕地扫过四周。
当晚,我在酒店房间整理录音时,手机弹出条匿名消息:想知道太空电梯真正的灵感来源?去查'黄金家族基因库'。我皱眉点开附带的加密链接,跳出的竟是张泛黄的驿站路线图,标注着"1240年蒙古帝国驿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