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郑和下西洋(1 / 2)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南京龙湾港的晨雾被号角声撕成碎片。郑和站在宝船甲板上,蟒纹曳撒在海风里猎猎作响,胸前的金镶宝石玉带扣折射着朝阳。他身后六十二艘宝船依次排开,最前方的“清和号”主桅上,“大明王朝”的杏黄旗正猎猎翻飞,十二面飞虎旗在侧舷猎猎作响,宛如十二条金色巨龙腾空欲飞。

“启碇——”

随着他一声令下,三百名纤夫同时发力,碗口粗的缆绳绷直如铁。锚链撞击声中,宝船缓缓推开浮冰般的晨雾,船头犁开的浪花里,不知谁哼起了《水夫谣》:“正月船开不等伴,二月落篷星斗寒……”这曲调他再熟悉不过,二十年前他还是燕王府里的小宦官,跟着燕王扫北时,也曾在通州运河边听过同样的调子。如今斯人已登帝位,而他肩负着“宣谕德化,柔远人也”的使命,即将驶向万里外的未知海域。

船队过马六甲海峡时,遭遇了暴雨。郑和扶着舱壁站稳,忽闻舱外传来惊呼。奔至甲板,只见一道水桶粗的闪电劈开铅灰色的云层,正劈中右舷的宝船。那船竟似被巨手托举,在浪尖上打了个旋儿,桅杆顶的琉璃球“噼啪”作响,窜起尺许高的蓝火——这是《星槎胜览》里记载的“龙火”!老船工们纷纷跪倒,额头叩击着湿漉漉的木板。郑和却大笑出声,抓起一把海水洒向天际:“此乃天威示警,吾等更当勇往直前!”

首站抵达古里国时,恰逢其国王祭海。郑和率使团登上祭坛,金瓜钺斧开道,身后八名锦衣卫抬着贴金漆盒,盒中装着明成祖御赐的鎏金香炉。当香炉在祭坛上稳稳落下,阳光恰好穿透云层,在炉身的缠枝莲纹上流淌。古里国王惊呼着伏地叩首,他身后的婆罗门祭司们则瞪大眼睛,望着使团随船带来的“水罗盘”——那旋转的磁针,比他们用贝壳占卜更神奇百倍。

船队西航至波斯湾时,一位白须垂胸的老渔民划着独木舟靠近宝船。他浑浊的眼睛突然发亮,用阿拉伯语指着船头的龙雕大喊:“忽必烈!忽必烈!”随行的通事译出这话时,郑和心中一震。原来七十年前,元世祖的舰队曾抵达这片海域,如今老人仍记得“船上的汉人会用丝绸换乳香”。他命人取来锦缎与瓷器,赠给老渔民,看老人颤抖着抚摸着缎面上的云纹,仿佛在触摸一段消逝的记忆。

最新小说: 烛影迷局 鬼灭:被蝴蝶忍捅一刀赖上香奈惠 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 四合院:地下交通站的红小鬼 月光撒途 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 大明第一墙头草 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一统天下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