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这天,半味谷飘起了三界从未见过的雪。凡世的雪是暖白的,落在手上会化作带着稻香的水;魔界的雪是暗红的,触到肌肤会渗出微辣的暖意;妖界的雪是莹蓝的,沾在发间会缠着淡淡的果香;天宫的雪是透明的,落在唇边会尝到清冽的甘。四种雪在半味谷上空交织,竟织成张巨大的网,网住了味源海蒸腾的热气,让整个山谷都浸在温吞的白雾里。
“该办合味祭了。”老铁匠摩挲着渗香锅的补丁,锅沿新添的缺口是前日帮凡世村民补灶台时磕的,此刻正凝着层薄冰,冰里冻着粒共生田的谷种。他往灶膛里添了把和味草的枯枝,火苗窜起时,竟呈现出七彩的光,光里浮出无数双忙碌的手:凡世妇人揉面的手、魔界汉子酿酒的手、妖界孩童摘果的手、天宫仙官沏茶的手,这些手在火光中交叠,像在共同捧着什么。
阿木和阿噬带着孩子们在味源海旁堆“味雪狮”。用凡世的雪做狮身,裹上魔界的雪做鬃毛,嵌上妖界的雪做眼睛,最后洒上天宫的雪做尾巴。雪狮落成时,孩子们往它嘴里塞了把融味种的粉末,雪狮竟微微动了动,嘴里喷出团白雾,雾里飘着渗香锅的汤香,引得谷里的鸟兽都围了过来——凡世的山雀、魔界的石兽、妖界的灵狐、天宫的仙鹤,挤在一起分享孩子们递来的和味草籽,互不惊扰,倒像相处了百年的老友。
渗味坊的小丫女儿忙得脚不沾地。她按文曲星新拟的“合味祭谱”备着吃食:用味源海的水和面,掺上共生田的谷粉,擀出的面皮一半带着凡世的韧劲,一半透着魔界的筋道;馅料更是热闹,凡世的腊肉丁、魔界的酱豆碎、妖界的蜜饯粒、天宫的莲子泥,混在一起搅拌时,木勺碰撞陶盆的声响,竟与心音铃的调子合上了拍。
“这叫‘四合饺’,”她给排队的人分着生饺,指尖沾着的面粉落在地上,立刻长出小小的和味草,“你看这皮,你中有我;这馅,我里有你,煮在一口锅里,就成了一家人的味。”有个刚到半味谷的凡世旅人,咬开饺子时突然红了眼——这味道像极了幼时祖母做的杂馅饺,只是祖母从不敢放“异族”的料,如今尝来,那点陌生的酱香,反倒让记忆里的味道更鲜活了。
雪璃的冰魄铃悬在祭台中央,铃身结着层薄冰,冰里冻着三界送来的“味信”:凡世农夫写在稻壳上的祈愿、魔界战士刻在箭羽上的祝福、妖界狐狸叼来的带露花瓣、天宫仙官画在云纸上的符咒。风过时,铃音不再是单一的响,而是把这些味信里的声音都揉了进去——有凡世孩童的笑、魔界老者的咳、妖界幼狐的叫、天宫钟声的远,混在一起,竟像无数家人围坐时的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