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禾返回时,路过城南的集市。市集上正热闹,有卖新米的农妇、炸油糕的小贩、酿米酒的匠人,每个人的摊位前都挂着块小木牌,写着“守真”“承善”“润生”等字——这些都是当年五位仙尊留下的膳道箴言,如今已成了凡世商贩的规矩。
走到糖画摊前,阿禾停下了脚步。摊主是个瞎眼的老人,却能用糖稀画出栩栩如生的瑞兽,此刻他正画着一只冰魄铃,铃身上的花纹流畅优美,仿佛亲眼见过。“这是当年戴铃铛的姑娘教我的,”老人笑着说,“她说‘糖画要甜,心更要甜’,我看不见,却能摸着良心画。”
回到五味居时,夕阳正把谷堆染成金红色。掌柜的对着幅新画点头,画中是个寻常的晒谷场,五个身影混在农夫里:林七挥着锄头翻地,汗水滴在谷穗上,竟冒出小小的火焰;姜瑶光站在谷堆旁,指尖划过的星轨与谷粒的纹路重合,引来群麻雀在她身边盘旋;阿木蹲在地上,给受伤的田鼠包扎,白泽用鼻子拱着他的腰,像是在催他快些;阿青帮农妇筛谷,承薪勺当作簸箕用得正顺手;雪璃的冰魄铃悬在晒谷架上,铃音落处,散落的谷粒都自动滚回堆里。
“你看,”掌柜的指着画,“他们把仙力都种进了土里,长出的粮食养了人,也养了心。”阿禾凑近看,发现画里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谷堆的影子里,藏着无数个捧着热粥的孩童、忙碌的农夫、微笑的商贩,像串永远解不开的绳结,把五人的心意与人间的烟火紧紧系在了一起。
当晚打烊后,阿禾躺在谷堆旁看星星,忽然发现天上的星斗竟与晒谷场的谷堆排列一致,其中五颗最亮的星,正对着五味居的方向闪烁,光芒落在谷堆上,长出了几颗带着星纹的谷粒——那是姜瑶光的星力,在悄悄孕育着新的希望。
他摸了摸怀里的小米,那是给刺猬准备的,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从不是把名字刻在石碑上,而是把心意种进土里,让后来人在咀嚼粮食时,能尝到那份藏在五谷香里的温暖。就像这秋夜的风,带着谷香,也带着五人留在人间的、淡淡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