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美食与远方:小夫妻的全国漫游记 > 第17章 陶窑火色的「器味共生」(江西景德镇·三十)

第17章 陶窑火色的「器味共生」(江西景德镇·三十)(2 / 2)

傍晚的窑火渐渐转成暗红,老周往窑口塞了最后一捆松柴,火星溅在李可佳的帆布包上,烧出个小焦斑——她却笑着摆手:「这是陶窑给的『印记』,比任何装饰都珍贵。」骆梓淇蹲在旁边拍窑内的火色,镜头里的粗陶碗在余温中微微发亮,碗沿的金边随着火苗明灭,像在跳一支关于「土与火」的舞。

「知道为啥柴窑碗有金边吗?」老周用长钳夹出一只刚过火的碗,金边在暮色里泛着暖红,「松木灰落在碗沿,遇火成釉,每道金边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你们拍的食物,同个菜在不同人手里,味道也不一样。」李可佳忽然想起在南京老社区吃的蒸饭包油条、宏村鱼铺的臭鳜鱼——原来手作的器物与手作的食物,本质上都是「人的延伸」,带着掌心的温度,藏着时光的故事。

临走时,老周往他们的帆布包里塞了两个粗陶碗,用棉纸包着,绳结上系着片松针:「左边那只金边宽,适合装汤;右边那只碗底深,适合盛粉——以后你们走到哪儿,用这碗装当地菜,就当给老作坊『带个路』。」李可佳摸着棉纸上的窑灰,忽然发现碗底的「周」字旁,多了道浅刻的线——像老周随手画的窑火,却让这对碗,多了份「被认真对待」的重量。

四、暮色里的「器物伏笔」

深夜的房车停在陶溪川文创区,车载手账桌上摆着刚拍的窑火视频、老周送的粗陶碗,还有张在窑前拍的合照——李可佳捧着碗转圈,骆梓淇举着相机追着光,身后的窑口正喷出橙红的火舌,在两人脸上映出跳动的光斑。她在照片下方写:「今日解锁『器与味的密码』:粗陶的糙,藏着手艺人的掌纹;食物的鲜,裹着人间的烟火——当陶碗盛起热汤,火的温度与胃的温度相遇,便成了『时光的容器』。」

骆梓淇翻看着相机里的「碗的特写」:碗沿的金边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浅金、暖红、暗橙,手工拉坯的痕迹在微距镜头下清晰可见,每道纹路里都嵌着细小的陶土颗粒——那是柴窑火与松木香的「签名」,是老周父子两代人的「手作注脚」。忽然想起李可佳说的「用碗装当地菜」,忽然懂了:器物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是味道的「延伸舞台」,是让食物「被记住」的重要注脚。

手账最后一页贴着陶窑的门票、老周的名片,还有段小字:「在景德镇的这天,忽然明白:好的食器,是食物的『第二重味道』——它的粗粝、它的温度、它的故事,都会渗进食物里,让每口咀嚼,都多了份『人与时光』的共振。而这对带着金边的粗陶碗,终将跟着我们走过更多城市,装下更多风味,成为『远方食堂』的『镇店密码』——因为它们盛着的,从来不止是食物,是手艺人的魂,是旅人的梦,是『把远方变成故乡』的温柔力量。」

最新小说: 斩神原神:神陨同盟 综穿紫宸 顶级甜妹:在限制级修罗场钓疯了 我在万人迷剧本中给对家系统打工 舔狗雌性清醒后,踹掉无情渣兽夫 掌家婢 我的师座林译 我那零绯闻女鹅在综艺里谈恋爱了 谢邀,人在综艺靠毛茸茸带飞躺赢 渣男骗我到死,重生改嫁他死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