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林晚的逆袭 > 第4章 实验室的玫瑰**

第4章 实验室的玫瑰**(1 / 2)

顾氏总部顶层那场关乎帝国根基的风暴,似乎被厚重的隔音玻璃隔绝在外。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深处,童童的世界只剩下仪器规律的嗡鸣、屏幕上流淌的数据流,以及……一种几乎要将人吞噬的窒息感。

左手手背上,那道淡红色的荆棘划痕般的印记,在冷光灯下异常清晰。它不再仅仅是刺痒,而是带着一种微弱的、持续的搏动感,仿佛皮肤下埋藏着一颗微缩的心脏,正随着他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不安地鼓噪。这无法解释的生理异变,像一根冰冷的刺,扎在他引以为傲的理性堡垒之上。

他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面前的三块屏幕上:

1. **屏幕A:** 玛拉·科斯塔的染血工牌高清扫描图,紫外光下显现的荧光字迹“清除所有‘无用回声’”像幽灵般悬浮。

2. **屏幕B:** 巴黎奥赛美术馆混乱现场的监控录像片段,反复播放着观众晕眩倒地的瞬间,旁边叠加着诺亚生命提供的、被标红加粗的所谓“神经干扰频率”波形图(一段被刻意截取放大的高频杂波)。

3. **屏幕C:** 他倾注了数月心血的论文《论艺术疗愈中“共鸣”现象的神经可塑性基础及潜在量化模型》文档,此刻正打开在《自然》期刊编辑部的拒稿邮件下方。那句“**缺乏对主观体验的尊重**”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视网膜上。

“缺乏尊重……”童童低声重复,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操作台。他试图用最精密的仪器(fMRI、高密度EEG、生物电传感器阵列)去捕捉当人们面对星野遥画作时大脑的“共鸣”状态。他记录下了杏仁核活动的微妙变化、前额叶皮层的特定激活模式、自主神经系统的同步响应……他甚至构建了复杂的算法模型,试图预测不同画作对不同创伤背景人群可能引发的神经反应模式。

数据是翔实的,方法是严谨的,逻辑链条是完整的。然而,评审团的核心质疑,恰恰击中了他研究中那个无法完全被数据填满的“黑洞”——当一位饱受战争创伤的老兵看着星野画中那片撕裂的猩红星云,流下眼泪,低声说“这就是我梦里燃烧的村庄”时,那份撕心裂肺的“**主观体验**”,那份灵魂层面的“**被看见和理解**”,如何用“82.5%的悲伤激活度”或“特定脑区β波增强”来精准量化?如何用冰冷的数字,去“尊重”那份独属于个体的、血肉模糊的生命痛感?

索恩在发布会上傲慢的宣判——“安慰剂效应”、“古老巫术”——和《自然》拒稿信中委婉却本质相同的批评,如同两股冰冷的铁流,从不同的方向将他夹击。他引以为傲的科学理性,此刻仿佛成了困住他的囚笼。

“嗡——”

最新小说: 黑帮穿成暴君皇女,重生王妃天天 我读心治愈动物,直播爆红全网 超神:我以虚空万藏解析诸天 得嘞,又疯一个宿主 缘起岚山 无限逃生指南 穿到八零,麻辣警花变成反派后妈 名学密神:因为遇见你 穿书年代小可怜,奋斗逆袭不炮灰 清冷帝尊的心尖宠